三只耳朵
新手上路
UID 265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158
閱讀權限 10
註冊 2007-1-23 來自 江西南昌
|
很高兴文松老师来参与这个话题的讨论。
比照法、程式法、比例法针对相同的平行管而言不会有太大的差异,但对于缩管程度不一的竹根箫就难说了。即使是手头有上好的箫做样品,也不一定就可以按比照法比划出音孔的位置,原因就是吹口处可能内径相当,但尾端的管径则可能存有差异。水杯法则是随着管腔的容积大小而变化,尾端缩管厉害则音孔下移,反之则上移。而上述三法却未涵盖缩管的变数,从而容易导致音孔定位的偏差。我以往对不规则管的音孔定位时常心生恐惧,因为心里没有底,出偏是常事。但文松老师等前辈对音孔的定位问题早已经解决了,只能说明我等对程式法等基本方法的掌握不得要领了。
在开音孔之前,我通常会通过补或磨的方式将管腔处理平整,使筒音的倍频关系趋于一致。
楼主水杯法的实验作品基音孔出偏,估计是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口风的不稳定,应以稳定的口风吹出持续稳定的长音,比如拟制CF管,基音孔开管音为C,闭管音为#G,则将竹管尾端没入水中,一边吹一边调整入水深浅,直至吹出稳定的#G长音,在入水处做出标识,以此为基音孔的上缘。失败的另一个原因可能就是修正太过。在以往的发帖中,我曾介绍实际开孔时需在测试取得的位置上向下修正3-5毫米,一直以为是开管的管端修正数,但在后来的操作中发现,修正值的大小因尾端的缩管大小而异。缩管程度大(上下口管径差8-10毫米)向下的修正数则大(5-7毫米),缩管程度小(上下口管径差3-5毫米)向下的修正数则小(0-2毫米),前两天,用水杯法制作了一BE管,基音孔向下修正了3毫米,用3毫米钻开孔,挖孔至音准的实际位置,发现实际向下修正为0,即基音孔上缘就是水杯测试的标志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