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簫古調論壇 
» 遊客:  註冊 | 登錄 | 會員 | 統計 | 幫助

RSS 訂閱當前論壇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84  3/9  <  1  2  3  4  5  6  7  8  9  > 
       
標題: 琴簫-逸響清音  
 
簫簫子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56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138
閱讀權限 10
註冊 2006-7-14
文松老师的吹管功力也是不可忽视的啊...  呵呵   估计大部分人都注意文松老师的制作水平了..   
我可是一直在注意文松老师的吹管功力. 嘿嘿
2007-9-6 15:00#21
查看資料  發短消息  頂部
 
文松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861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6-6-19
來自 台北
謝謝鼓勵呀!

總是清晨臨時吹一下,主要試試音色參考。
試簫可以,吹奏功力還要好好練習練習!
大家切磋啦!




平生鍾愛風流古
會曲知音絃管鳴
淡看人間名利事
琴書山水寄閒情
www.donsiau.net
2007-9-6 15:12#22
查看資料  Blog  發短消息  頂部
 
簫簫子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56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138
閱讀權限 10
註冊 2006-7-14
我感觉今年比去年有很大的差别. 提高很多.  故有此感叹.
2007-9-6 15:18#23
查看資料  發短消息  頂部
 
muchild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187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113
閱讀權限 10
註冊 2006-11-7
老師.這首ad真是醉人的低音感呀!
關於簫簫子提到老師的吹奏功力.
我不喜歡拍馬屁和講一些奉承的話.但個人真的很欣賞老師的氣度和性格.
我覺得很多人都只注意老師的製簫技術面.或再取老師的吹奏程度.
不過我有體會到一點是.文松老師除了外在的製簫技術和吹奏功力.
我無意間發覺老師自然把他的性格和氣度融入他的作品裡.從擁有老師的簫後.我就有此深深感受.
就光看老師的氣度和開放的心胸.且在過程中用理性檢驗自己和作品.
我覺得老師的簫會一直創新和往更深的境地發展.不是意外.根本就是必然的!
另外.我覺得老師在創"深疊共鳴"的詞中.除了代表一種技術上的突破外.
我很好奇.在深疊共鳴裡.老師在裡面所要呈現的精神和個人在情感上的表達.老師有空可否和大家分享.
我看過很多有名的畫家.不約而同提出纇似"技巧即思想"的話.
那技術面後.一定也有其作者思想的表達.
期待中∼
2007-9-6 19:02#24
查看資料  訪問主頁  發短消息  頂部
 
文松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861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6-6-19
來自 台北
要感謝阿木才對!之前介紹NEY資訊,讓我連結了古老文化的靈光,這幾把細管的音色調整與製法部分來自那源遠流長的內心深處聲響...

製簫或吹簫都是生命陶煉的工具,從小學簫,我一直把簫當作傳心工具,製簫為器,以簫舒心。經歷了人生的不同過程,吹簫的心情改變了,曲情也變了,不變的是吹簫的那一念心,簫依然是傳心之器。看到ney的吹奏感到驚訝!一樣是發自內心的聲響,陌生的國度,卻熟悉的感觸!

製簫與吹簫是生活中一部份,我習慣自己動手、體驗生活中的點滴,這無形中融會貫通了事物與哲理,偶而也與古人對話,例如我也做很多不同樂器,都是從取材開始,實驗音律,實驗這樂器的發展過程,也以體驗了古人走過的心歷路程,會然於心,與古人跨時空交遊。簫的製成,它延續了竹子的生命,它也延續了文化的香火,更重要的它更可修煉累生累劫渾然波滔中的性靈...

談這些容易被誤會談玄說道,凡事因緣而成,我分享一下發展”深疊共鳴”的意義,主要在於攝心的功能,其實主客關係要先了解清楚,簫仍然是個渡筏,它只是個工具,但工具有分方便與否,求其方便而已。

在一般而言,我的簫可以因為共鳴深度的操作,使簫聲濃淡變化,曲情應用寬度可以加寬,深疊共鳴的發展是擴展了簫的共鳴深度,增加了可應用的共鳴變化(簫聲濃淡)範圍,另一部份也拓展了音量對比張力,因為飽和度也跟著拓展了。這是在藝術價值,或其作為樂器的應用性能。很多人用我的作品主要應用於此領域。

進一步談到簫的精神意涵,是在修煉的層次,或說在心靈上的作用。沒共鳴的簫聲是單聲波,它是有集中特性,也容易誤導走偏,例如憂鬱方向,走入灰色的心理,這是單聲波的與心理上的作用。共鳴簫聲是多重聲波,它是物理上的和諧聲重疊,若高飽和共鳴會有強烈的能量感,若鬆厚的共鳴會給人舒服平和的感覺,若再與單聲波層次變化,它不僅能讓人心靈集中注意力,還有平和舒緩的作用。不管吹的人或聽的人,都可以獲得平息心靈的效果。

以簫來修心,我用它作為吹禪工具,若用單聲波來吹禪,容易因為過於集中音色而單調,其結果是心靈昏沉散漫,吹禪雖也攝心,卻失靈明。此單聲波簫若以感情發心,見長於悲傷哀怨情節。深疊共鳴的基礎是取中庸之點,中點基礎作為濃淡中心,音律調至於中點,濃淡變化音準不飄移,聲波在濃淡變化間可以讓心靈集中而平息,卻維持清清楚楚的心靈觀照。

發展簫其實也是心靈修持的一部份,百杖禪師”一日不做一日不食”,力行中也是很重要體悟。除了共鳴深度等物理特性,與材質也可以對話,你給它什麼,它回應你什麼,有些感覺難以言喻!分享雖然發自於熱情,但是頻率需要聯得上才能溝通,來往的同好很多,交流有深有淺,與適當人談適當話,無為而為,一切隨緣。

回歸一句話,簫再好還是工具,不要反客為主,那就為物所役了!過了河須離開渡筏,無簫,有簫,無簫...




平生鍾愛風流古
會曲知音絃管鳴
淡看人間名利事
琴書山水寄閒情
www.donsiau.net
2007-9-7 11:54#25
查看資料  Blog  發短消息  頂部
 
stanley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4009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15
閱讀權限 10
註冊 2007-9-1
來自 台中
琴簫-逸響清音

文松老師的心得真是益我良多
一年前重拾起中斷了將近三十幾年的樂器只為了經由樂音排洩掉負面的情緒讓心境更加平和靈台清明也確實很有幫助 但從為思考或真正感覺不同共鳴或濃淡的簫聲對自身或心理有何微妙的影響
看到老師的文章有種頓悟的感覺 也稍為明瞭以前對樂音有迷惑之處理
謝謝老師 受教了 今後也更能細細品味簫聲了
2007-9-7 17:13#26
查看資料  發短消息  Yahoo!  頂部
 
文松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861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6-6-19
來自 台北
無簫,有簫,無簫

生命過程的有簫無簫
我們出生時性靈很純真,沒有簫,也不需要吹簫,心境很單純;隨著成長過程,我們開始學習與成長,心境也慢慢複雜化,這時有簫陪伴,可以短暫反璞歸真,或慢慢學習更長時間的覺醒之心的維持,這樣漸漸可以沒有簫;有一天離開了人世間,簫派不上用場,只有性靈,剩下那一念心,也許簫心還在,自在無礙。

在心靈成長過程中的有簫無簫
沒有簫一樣可以修持,簫只是個工具、方便之門,無簫到有簫是一種發現,一種應用。有簫到無簫又是一種悟,進一步放下。

二十多年前看到某處的題字,印象很深刻(但不知有沒記錯?):
了悟猶如夜得燈,無聰暗光明
此身不向今生渡,更向何時渡此身?




平生鍾愛風流古
會曲知音絃管鳴
淡看人間名利事
琴書山水寄閒情
www.donsiau.net
2007-9-7 17:23#27
查看資料  Blog  發短消息  頂部
 
stanley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4009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15
閱讀權限 10
註冊 2007-9-1
來自 台中
佩服 佩服  人生三大境界 老師以短短六個字 "無簫 有簫 無簫" 道盡它的歷程
心靈的成長是需要智慧來提昇的 到一熟成的點或階段就 悟 了  否則不容易跨越 "看山不是山" 的關卡
自認資質魯鈍 目前仍在有簫的階段 仍在享受 "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 的歡喜付出, 但自信總有一天會悟到 "眾裡尋他千百度,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最終自然放下
仍須多多向老師學習
2007-9-7 21:33#28
查看資料  發短消息  Yahoo!  頂部
 
文松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861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6-6-19
來自 台北
歡迎stanley兄加入交流!
很高興又是同道,不用客氣!互相切磋學習!




平生鍾愛風流古
會曲知音絃管鳴
淡看人間名利事
琴書山水寄閒情
www.donsiau.net
2007-9-8 08:09#29
查看資料  Blog  發短消息  頂部
 
kwyang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109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65
閱讀權限 10
註冊 2006-8-9
來自 台北
文松老師您好:
請問您這試音吹的是什麼曲子呢?
聽起來有讓人處於深山林木中沉澱放鬆的情境,
如果是信手捻來的隨性吹奏,就真是太厲害啦,
簫聲變化有如行雲流水啊~~
2007-9-10 14:28#30
查看資料  發短消息  頂部
 84  3/9  <  1  2  3  4  5  6  7  8  9  >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訂閱主題 | 收藏主題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4.1.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2737 second(s), 7 queries

所有時間為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5-4-13 13:35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臺灣古調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