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簫古調論壇 
» 遊客:  註冊 | 登錄 | 會員 | 統計 | 幫助

RSS 訂閱當前論壇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65  24/27  | <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 
       
標題: 木簫發展實驗  
 
stuartljg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8101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916
閱讀權限 10
註冊 2009-11-5
感谢深入剖析,学习了!学习洞箫很多年,对于吹口的问题始终不是很了解。总觉得可能是不动手做的原因,也未作过多思考。不同吹口存在,有其合理性,或者说满足不同人群需要吧。但是我向来喜欢尝试多元的事物,自有其乐趣和意义。探索过程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天下没有什�乐器是不需要深入学习就可以发出美妙音声的。开放的心态接受它,了解它,掌握它,心里自然明白。松口目前还没有应用,但从不久前宽u管的应用已经感受到可喜的变化!作品说话,这已经足够。感谢分享新发现,听着就已经很享受。



鍾期老去知音少
彈與秋江白鷺聽
2014-12-19 20:37#231
查看資料  發短消息  頂部
 
文松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861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6-6-19
來自 台北
人生最怕重複而乏味,過在無奈之中,如何不重複?我認為要常有開創性,如何不乏味?隨時歸零保持放空的心;

最近再讀周易,頗有體會!少年讀易不知所云,中年讀易或有所感,老年讀易漸有所悟,值得玩味!
孔子五十學易,我根噐差晚了將近十年,進度雖晚,補課印證生命中的體悟,很有收穫!

乾卦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坤卦厚德載物;天地如此,人生雖不需要太嚴肅,但需要不斷充實、努力,如天體運行不怠,
又需要長年累積的踏實功力,進德修業;有了厚實基礎便有了開創性的平台,隨時歸零一期一會,即便重複的工作
也會有不同體悟,都是新鮮的當下

製簫之路,唐口U口系列雖然仿前人所作的吹口樣式,我對氣鳴與共鳴原理深入研究,文松簫的吹口與一般簫是有很大
差別,看似同樣U口、唐口,細節有很大不同,就如同內徑曲線與音孔狀態,都是完整的組合搭配,我作每一把簫
都當作研發新作品般來完成,因此沒有一把重複,即便作木簫也是手工歸合開創每一把簫的獨特性
開創松口,也是在既有基礎下的靈機一動,頓悟不會是偶然巧遇,那是已經累積長年的修行過程

人生是不斷開創價值的歷程,學習、實踐、體悟、分享,與道合一,每一個狀態都紀錄著當時的歷程,
路是無限寬廣,持續的努力也會有持續的新發現與開創的可能性,抱持學習的心,也是生命的新鮮度!




平生鍾愛風流古
會曲知音絃管鳴
淡看人間名利事
琴書山水寄閒情
www.donsiau.net
2014-12-20 08:10#232
查看資料  Blog  發短消息  頂部
 
stuartljg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8101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916
閱讀權限 10
註冊 2009-11-5
非亲身经历脚踏实地走过,不能有此感受。最喜欢“空节管中虚”那首诗,一段空节,是箫非箫,音从中起,又非为之而起。一切音声,不过借此空节来去。既然是工具,就不该唯一或既定。再说,各人根器不同,强使舍此就彼,又何必有空节?
一管好箫,是纵心湛然之域的理想工具,既有基于前人积淀和总结的东西,又必然会有适应当下环境和人心的东西。所谓易,其实是不易。不变,就是否认发展和创新,是不可能的,也违背天命,不合天道。
若说从来没有这种吹口的箫,试问没有箫之前如何?看似吹口的一点改变,其实也是自然而然造就的契机。在我看来,松口,唐口,U口,不过一名称而已,其中贯穿的箫声美学和制作理念仍然是一非二。一管空节,演绎无穷妙音。多元的洞箫世界,才是迷人而值得探寻的妙境。




鍾期老去知音少
彈與秋江白鷺聽
2014-12-20 08:58#233
查看資料  發短消息  頂部
 
文松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861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6-6-19
來自 台北
日前八里書法家李老師來學簫,我分享簫的心法,他頗有共鳴
簫管聲音來自於氣息,氣息出自人體,人體的氣息連結於大自然,
因此簫聲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來自大自然的氣經由人體連結簫聲,
簫聲進入聽覺,連結人心,也響於虛空中,觀照、明覺、天人合一...

簫是渡筏是工具,選擇適當的好工具,善用工具事半功倍;作為工具的製作者,
需要身體力行,以製作服務應用,以實踐檢驗作品,達成理想

認知影響方向,態度決定高度,變與不變也是智慧




平生鍾愛風流古
會曲知音絃管鳴
淡看人間名利事
琴書山水寄閒情
www.donsiau.net
2014-12-20 09:38#234
查看資料  Blog  發短消息  頂部
 
stuartljg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8101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916
閱讀權限 10
註冊 2009-11-5
深有感受!记得您很早之前有教学视频讲过箫的气息,提到过周边的能量场。
好的吹奏会引起听者的共鸣,也在于此。不然,只是在一管中吹嘘,是比较乏味的。
有合适的工具,更容易达成。您的箫就是如此。
感谢深入讨论分享心得。祝周末愉快!




鍾期老去知音少
彈與秋江白鷺聽
2014-12-20 09:53#235
查看資料  發短消息  頂部
 
文松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861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6-6-19
來自 台北
紫檀松口簫即將完成再試〔江河水〕:
http://youtu.be/chn8-Ft9UHY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LDqyirHo5q0/




平生鍾愛風流古
會曲知音絃管鳴
淡看人間名利事
琴書山水寄閒情
www.donsiau.net
2014-12-24 17:52#236
查看資料  Blog  發短消息  頂部
 
三只耳朵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265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158
閱讀權限 10
註冊 2007-1-23
來自 江西南昌
恭贺老师在吹口的研发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也有一些不解,老师对松口的定义是什丑HU口、V口、外切口都是以形状命名,松口似乎依然是U口形状,若是以口风的松紧而论,似乎又与吹口不相干了。或是吹口的内侧有所变化,建议不称呼为松口,而直呼宽频口更为妥帖。
2014-12-25 15:00#237
查看資料  訪問主頁  發短消息  QQ  頂部
 
文松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861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6-6-19
來自 台北


QUOTE:
原帖由 三只耳朵 於 2014-12-25 15:00 發表
恭贺老师在吹口的研发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也有一些不解,老师对松口的定义是什丑HU口、V口、外切口都是以形状命名,松口似乎依然是U口形状,若是以口 ...
謝謝!

松口形狀不同於唐口與U口,完全以雙唇自然風門設計的吹口,
其形特殊,難以其形命名,若以寬頻命名也是太物理化了




平生鍾愛風流古
會曲知音絃管鳴
淡看人間名利事
琴書山水寄閒情
www.donsiau.net
2014-12-25 15:07#238
查看資料  Blog  發短消息  頂部
 
文松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861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6-6-19
來自 台北
受訂製作一把松口紫檀G調簫

試音:
http://donsiau.net/bb/viewthread.php?tid=2494&extra=page%3D1


圖片附件: DGS.jpg (2015-1-6 11:14, 119.74 K)





平生鍾愛風流古
會曲知音絃管鳴
淡看人間名利事
琴書山水寄閒情
www.donsiau.net
2015-1-6 11:14#239
查看資料  Blog  發短消息  頂部
 
易如是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41193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1
閱讀權限 10
註冊 2015-1-14
回復 #238 文松 的帖子

文松老师,您好!一直很钟情你的箫声,由于条件有限,无能力购买,只好自己动手,由于缺乏竹材,而上好的木材却有不少,利用工作之便车制外形起来也很方便!只是有一点不能做好,就是箫胚的内径初步钻孔我是取三百多长的钻头两头钻,可是这样往往在中间圆心对不上,偏离很多,成奶L率太小,用更长的钻头一次性钻通,可是六百来长的钻头,太过长,也会偏,失败几率也很大!而且还危险,钻头过长容易断。不知道老师是如何初步加工木箫内径!能否赐教!
2015-1-15 16:23#240
查看資料  發短消息  頂部
 265  24/27  | <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訂閱主題 | 收藏主題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4.1.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8280 second(s), 10 queries

所有時間為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5-4-5 04:28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臺灣古調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