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遊客:
註冊
|
登錄
|
會員
|
統計
|
幫助
臺灣洞簫古調交流空間
»
文松簫館
» 十孔簫的構想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13
1/2
1
2
>
標題: 十孔簫的構想
文松
管理員
UID 1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861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6-6-19
來自 台北
十孔簫的構想
昨天文大科班生亮勳同學提及吳宗憲老師想要向文松訂一把十孔簫的信息,讓我想起當年為失明簫友製作十孔簫、
十一孔簫的經驗,當時是受託製作,按照需求指位製作,現在思考吳老師的演奏需要,將十孔簫製作比較合理
靈活應用性能的設計,
八孔簫延伸九孔簫,上把手小指加一孔,很簡單可以解決,但下把第一孔前的半音,普遍是按1/3孔吹奏,
或陳中申老師採用直笛的小雙孔方式,一樣由小指操控這兩個孔,音準雖然改善了一個孔半開的精確度,
但小孔的音色與音量仍然有些不同,而且小指翻動開一小孔的靈活性仍然需要特別練過才能克服,
相較一指一孔還是最靈活的!
基於這樣的思考,下把由四孔延伸到五孔,勢必往下移一位,一孔下方多開一孔半音孔,由小指單獨負責,
原來的四個音孔由其餘四指負責,下把原來的第四孔(十孔簫第五孔)改由拇指在後側按孔,類似新笛的開法.
但這又牽涉到按指習慣,有的人下把拇指位置在下方與中指對應比較靈活,有人將拇指負責的音孔更替為第三孔.
這又會有正面音孔分部不平均的按孔適應問題.
以我的習慣將實驗半音孔偏移右側,二孔三孔在中線上,四孔稍右一點點,五孔在正後或後稍偏左,舒適對應位置.
歡迎大家提出看法!
平生鍾愛風流古
會曲知音絃管鳴
淡看人間名利事
琴書山水寄閒情
www.donsiau.net
2009-6-18 11:03
#1
lonsomgeorge
新手上路
UID 30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31
閱讀權限 10
註冊 2006-6-23
如果是DG或CF 以老師說的方式因該是較適當的
但是如果是長管的話 右手食指空兩孔會不會比較好
或是將必要的孔開斜的 這樣有沒有比較好?
2009-6-18 11:40
#2
文松
管理員
UID 1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861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6-6-19
來自 台北
十孔簫以配管弦樂團為主,長管應該不太需要,
還是dg為先,實驗高精確音準與大張力音色,
希望音域能拓展到第四個八度.
平生鍾愛風流古
會曲知音絃管鳴
淡看人間名利事
琴書山水寄閒情
www.donsiau.net
2009-6-18 11:46
#3
三只耳朵
新手上路
UID 265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158
閱讀權限 10
註冊 2007-1-23
來自 江西南昌
不明白,八孔不够用吗?为什么要增加两个孔,是否增加后,具有八孔所不能达到的功能?
2009-6-19 10:25
#4
文松
管理員
UID 1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861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6-6-19
來自 台北
八孔簫對於一般的曲子,尤其傳統曲已經很夠用,
若針對西方古典音樂尤其搭配管絃樂團,有些快速半音階的旋律,
就不是那麼方便演藝,才有這方面需求.增孔後可以拓展更均衡泛音,
超高音也會更寬闊,實驗後再分享結果.
平生鍾愛風流古
會曲知音絃管鳴
淡看人間名利事
琴書山水寄閒情
www.donsiau.net
2009-6-19 10:35
#5
了然
新手上路
UID 4534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71
閱讀權限 10
註冊 2008-7-17
文松老師您好
一管類似鋼琴全音律須11孔含筒音共12音
陳中申老師的11孔簫算是不得不的作法
吹簫下把姆指擔負支撐功能,尤其長管的自然持簫,
穩定很重要,會影響下把手指的密合度
依文松老師所述,會有兩個影響!
1.下把全下移一孔,指法可能須重新適應。當然專精同音異位轉調者,適應比較沒問題。
2.下把姆指放開出音時,會失去依靠。所以此第5孔可能須開偏左﹝或右﹞,用虎口支撐、第一指節按孔,或者採用環抓姿勢,沿管反﹝或順﹞時針旋轉姆指不離簫,既可支撐又可出音。
另學生在 歐陽老師那兒見過一管附按鍵的簫﹝9孔簫﹞,第一孔之下開一個半音﹝左側﹞按鍵撥桿由上把小指操控,如此卻犧牲小指處的半音。
如果改用下姆指第一指節操控,姆指可支撐、指法又不須太大更動,就接近完美的十孔簫,只是附按鍵又是一番工程了,而且像滑音之類的技巧按鍵無法完成!
至於上把姆指之下的半音,又得想更好的辦法解決了。
見樹非木猶不識
覺來簫雨共君聽
了悟人生崎嶇路
然點心中平和燈
2009-6-21 16:21
#6
文松
管理員
UID 1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861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6-6-19
來自 台北
謝謝了然兄提供寶貴看法!
移位的適應應該對國樂人士不陌生,因為半音新笛都是如此,
加鍵的適應性還是見仁見智,普遍性不高.
我已經在試作中,細節修正可以等實際應用上調整,
下把目前構想以中指當常閉支撐點,拇指開合都可以當支點
上把不變,小指做常閉音準或隨開音準都可以.
平生鍾愛風流古
會曲知音絃管鳴
淡看人間名利事
琴書山水寄閒情
www.donsiau.net
2009-6-21 19:14
#7
文松
管理員
UID 1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861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6-6-19
來自 台北
實驗十孔簫的粗胚:
圖片附件
:
10.jpg
(2009-6-22 16:04, 61.16 K)
平生鍾愛風流古
會曲知音絃管鳴
淡看人間名利事
琴書山水寄閒情
www.donsiau.net
2009-6-22 16:04
#8
lanshlee
新手上路
UID 5512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3
閱讀權限 10
註冊 2009-2-22
我是亮勳
老師~
你動作好迅速喔
順帶一提~~
我還在努力練習吹準的角度
還有共鳴
2009-6-22 23:03
#9
文松
管理員
UID 1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861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6-6-19
來自 台北
歡迎亮勳加入交流!
吳老師來時應該可以實際試吹樣品,這樣可以明確理想方向.
你的進步很快!相信沒多久就可以精確一次到位,加油!
也可以分享適應心得,讓大家參考!
平生鍾愛風流古
會曲知音絃管鳴
淡看人間名利事
琴書山水寄閒情
www.donsiau.net
2009-6-23 08:36
#10
13
1/2
1
2
>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訂閱主題
|
收藏主題
論壇跳轉 ...
論壇事務
> 活動預告
> 活動紀錄
> 樂譜資料
> 心情感言
> 雲遊閒心--遊歷,攝影,點滴
簫韻
> 製作交流
> 談簫論器
> 簫聲切磋
> 文松簫館
> 文松簫應用專欄
> 洞簫教學
古調
> 藝人藝事
> 南北管
> 祭典音樂
> 民歌古調
古琴
> 古琴專區
最近訪問的論壇 ...
雲遊閒心--遊歷,攝影,點滴
談簫論器
文松簫應用專欄
Powered by
Discuz!
4.1.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6643 second(s), 10 queries
所有時間為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5-8-21 20:40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臺灣古調
-
Archiver
-
WAP
界面風格
----------
donsi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