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生
 
新手上路 
  
 
 
UID 6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540 
閱讀權限 10 
註冊 2006-6-19 來自 濁水溪畔 
 | 
五音攻心
  
2008.11.25的新聞: 
高雄左營一棟社區大樓,12樓小朋友練鋼琴,讓13樓鄰居抓狂反制 
故意穿木屐踹地板,用鐵器重擊地板,結果上下鄰居互告對方 
以暴制暴踹地板的13樓住戶被罰五千元。 
 
記得國中時,有位家住我家旁邊的孫姓同學 
他參加了學校的樂隊,對於小號情有獨鍾 
常常聽到他不捨晨昏的勤奮練習 
但是答答嘀嘀的聲音卻招惹鄰居的厭煩 
受不了的鄰居還口出惡言罵道 
「啊毋恁叨是C人ㄏㄧㄛ?」(台語) 
聽來既刺耳又惡毒。 
 
他轉述給我聽時,臉上充滿了萬分的無奈 
可憐一位未來的音樂家,輓歌提前響起 
就此被罵聲吞噬掩埋了。 
 
另外,有一位同事的兒子,也喜歡吹小號 
同事平日與鄰里和睦,鄰居們是還不致於惡言詛咒,但私下仍有微詞 
同事的兒子也心知肚明 
練習時總是知趣的往人煙稀少的山中跑(不知山中的蟲鳥會不會抗議?) 
免得見到這些芳鄰,被小號吵得滿佈「大號」的嫌惡臭臉時,份外的尷尬! 
 
音樂其實是很主觀的東西,如同食物酸甜苦辣各有所好 
喜歡的自然樂聞,不喜歡的一絲絲都覺得是「威脅」,讓人不舒服。 
試想美妙的音樂重複聽了幾遍後,都會讓人覺得厭煩難耐,大呼受不了 
更何況是不喜歡或不夠流暢、不夠動聽的音聲。 
練習無非是把不夠好的樂句、樂段,一再的琢磨演練,使生澀處漸趨熟練動聽 
這個過程所發出的聲音,必然更是嘔啞嘲哳難為聽。 
 
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那是聖者不為色聲香味觸法動其心的定境 
對一般而言似乎陳義過高難以攀及 
人間既有五音交織競奏,完全把它屏棄不聞,也未免太「暴殄天物」了, 
如何利生善用,但不為音亂迷心,似乎較為可行。 
 
樂器練習是吵人的 
注意練習時的音量(尤其是音量大的樂器)、時段、地點是必要的禮貌。 
 
美妙的音樂,常是表演者「遮遮掩掩」忍苦挨罵練習的成果 
記得將您的感動化為暖暖的鼓勵 
也感謝他們為人間帶來這麼感人的樂章。 
 
[ 本帖最後由 殊生 於 2008-12-5 10:18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