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生
新手上路
UID 6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540
閱讀權限 10
註冊 2006-6-19 來自 濁水溪畔
|
謹就飛兄所提,表示個人的小小看法:
有詞的歌曲,吹奏時是利於帶入意境,但畢竟是專為演唱而寫的,不是為樂器而譜的。移植過來簫吹,還是需要作些修整,譬如去掉一些「繁蕪」的音,添些「導流」的過渡音,或美化的裝飾音(有時真的覺得某些地方確實【竹不如肉】,一些音韻轉折處,用唱的既簡單又漂亮,用吹的就是纏手絆腳,不忍卒聞。)
曲子的處理有的觸及皮毛,有的穿透骨肉,有的深入精髓。飛兄所言瞭解、研究歌詞或時代背景的作法,是為深入精髓的先前準備動作。
多觀摩別人對曲子的處理,好的就撿起來用,不好的就想想看怎麼處理會好些,一直是我學習的一個方向。
不熟的曲子,多吹幾次,樂曲所要傳達的感情便會逐漸釋放出來。
至於簫聲大小、濃淡…等等的處理,好比烹飪中的調理,各人喜好不同,呈現出來風味也自然有異,在那裡加呢?只有多觀摩、多實驗了。
〈呵呵!您問得籠統,我答得也含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