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調

作者彈唱民歌古調演出畫面

2008年國家音樂廳演出實況  台北印象  彈唱教學

藝術館大家來唸歌演出   

與薪傳劇團合作(串場)

        歌仔調是台灣本土音樂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一種,據說從宜蘭發展出來,大陸學者說是福建所傳來,筆者對考據外行,可以確定的是台灣與大陸的歌仔調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因為台灣先民生活的紀錄痕跡 ,可以在早期的台灣唱唸的演變看到,而這歌調風味南北也各有特色。

        一支月琴可以彈唱戲曲,可以彈唱民謠,抒發心情,可以走唱江湖.....

        更簡單的沒有樂器,自然歌謠如挽茶相褒:這邊看過彼邊溪喔,看到姑娘底挽茶,一江抵挽無外嗟,所費若無夠就找我貼喔....

    甲君約抵後壁溝,菅尾打結做號頭,啥覓人歹心甲阮 tau,打散姻緣是無 gau。

        台灣話本身就是一種音樂,因為它保古漢音的音韻,語音聲調有七種,只要稍加美化,配以押韻,唸起來就很有音樂性的美感,這也是台灣唱唸的發展基礎,因此唱詞多半是七字化的格式,加以押韻,以通俗逗趣,或忠孝節義,或深情感人內容者。七字組合的唱法多半是前四後三的分斷唱法,類似古體詩。少部分敘述唱詞以整句連貫的唱法,旋律是可變的,功夫在唱者的"坳韻",根據唱詞的語音,將旋律作必須的調整,或說以詞音來美化旋律,就好像是即興的作曲家。

                例如:”秋風吹來 草木黃”,秋比風音階低,吹比來音階要高,可以唱成 2 3 (216) 35 23--  53 2 3--   秋的音是2,風的音是3,吹是5,來是23,相對音階關係配合語音的音階,可以唱高韻,中韻,低韻等,變化不同音域範圍,例如原來在2 3可上升到 高音域的5 6或6 1,也可以降到低音域的12 或61。只要掌握語音的相對關係,個人可彈性變化旋律音階範圍。

        歌仔調的演變,可能從簡單的歌謠發展,台灣常用的四句聯是語言的文化也是音樂文化發展之泉源,用來唱恆春調,用來唱相褒歌,或江湖調七字調雜唸調等都可以,主要是押韻的詞句,通用於各種民歌旋律。早期藝人多半具備即興編詞的能力,因時地物脫口編詞,句句押韻,俗稱四句聯,七字四句聯的歌詞是最普遍的唱法,因為即興編詞,讓觀眾聽起來生動而親切。因此在旋律中保留了過門旋律給唱者思考空間,有些過門是反覆式,若唱者沒來得及可以提供反覆伴奏等候,俗稱”掛弄”。

        早期的彈唱經常使用江湖調,又稱賣藥仔調,通常是跑江湖賣藝或賣藥,台灣各地曾經存在這樣的活動,夜晚的廟口,聚集跑江湖的人,喲嚄聲此起彼落,或以武術或各種藝術拉攏群眾,江湖調經常在這樣的場合聽到。江湖調的旋律長短很彈性,按唱詞需要可以疊字,也可以加減句,若想停留就過門,旋律簡單卻彈性變化,聽來台灣味十足。

  鄭來好阿媽就是民國初年風行全島的的江湖賣唱紅人,她與姊姊從日據時代唱到光復初期,年少姊妹歌喉好又光鮮亮麗,一拉大廣弦,一彈月琴,輪流對唱,每到一處,都聚集人潮,一唱都是幾個月,是當年農業社會中,大家所期待的娛樂項目。他們所唱的戲曲有喜有樂,也有教化與勸世內容,對時的社會價值觀起了一定的作用。

鄭阿媽的訪談與彈唱:回憶盛況 古江湖調 古七字調 七字調(文松伴奏大廣弦) 

        江湖調的演化後來唱有七字調型態,與宜蘭古七字的旋律風格不太一樣,很像是抒情的江湖調。所以當今的七字調是否發展自宜蘭古七字,值得懷疑。也有演變成雜唸調型態,這樣的江湖調與七字調,雜唸調的融合應用,普遍用於台灣彈唱中。

板主月琴彈唱: 台灣古調(加大廣弦)   思想起(恆春調)吟詩

牛母伴仔調:人生 古調懷情(文松詞曲)

          筆者喜愛月琴彈唱,自編詞句唸歌,也導入詩詞吟唱於月琴自彈伴奏,台灣的月琴與詩韻的配合又有獨特的情感與滄桑味!

     思想起是發展於恆春的民謠,月琴彈唱先民渡海來台,篳路藍縷的艱辛過程,著名的歌手陳達是典型的彈唱好手,雖然逝世多年,其餘韻依然在耳際....

恆春藝人彈唱原味恆春調之牛母伴仔

北部盲藝人呂柳:江湖調    雜唸調   抒情江湖調 

黃茂貴(月球音樂帶片段):七字調  江湖調

  較近期大廣絃伴唱:江湖調   

        聽早期的唱唸很有古樸風味,簡單的樂器與旋律就表現出生動的藝術與風情,令人懷念再三。

        談到這些古老的風味,還有一種已經很少聽到的台南運河的歌仔韻,聽來特別優美柔軟,筆者特地跟著老先生學唱這種運河韻,曲詞是”菊開二度”,丫環的唱詞,感嘆命運差異,身為奴俾。小姐答應若菊開二度,將許配奴才為夫,以吟詩起唱,轉七字調,有獨特的歌韻風味。曲中道盡奴俾懷春的期待菊開二度心情:

更深思來寒夜夢 誤我青春一場空 萬里平雲晴朗朗 月照樓台一場空

吟詩是我心內代 姻緣月老暗催排 菊花若開第二擺 小姐要將我配奴才

郎阮心肝嘛愛愛.....

且聽筆者菊開二度彈唱

 

        幾年前筆者曾經在松山饒和街附近音樂班教胡琴,有一天授課後返家途中,正週末華燈初上時分,經過饒和街的媽祖廟口,聽到一對母女彈唱古調的聲音,耳熟旋律,一時興起,坐下來加入行列,我彈三絃,婦人拉胡琴,女兒唱曲,一時間街頭賣藝熱鬧非凡,觀眾越圍越多,紛紛丟銅板鼓勵,還有外國人駐足聆聽。事後婦人要再三感謝,並要分享我收入,經我再三辭謝才作罷,真是一個愉快的經驗。當晚街頭賣藝婦人被隔壁地頭頻頻警告,見她再三謙謙致歉,之後就不曾再看到這對母女前來。

        演變到歌仔戲,歌仔調有更豐富的曲調模式,應用於不同劇情的需要,但是當今的歌仔戲很多已經按旋律套詞,失去了語言與旋律結合之美。個人認為,台灣歌仔學會的王振義老師是推動台灣歌仔調語音旋律的先驅,率直的個性,對本土的熱愛與堅持為我所敬重,他的創作劇本中的歌仔調不但維持了歌仔調的語音旋律精神,更因為他對音樂的天分與作曲專業,創作出不失傳統風味且精緻藝術化的歌仔調,尤其唱詞優美如詩更令人讚賞。筆者參與歌仔學會的演出伴奏,對王老師的作品相當熱愛,很可惜,團體的經費有限,無法廣泛宣揚演出活動,影響有限,乃建議出版唱腔示範及劇本書籍,以期廣泛推動本土文化的水準。王老師的創作劇本有琴劍恨,新白蛇傳,周成過台灣等,已於2002年七月出版。

        王振義老師創作的歌謠:故鄉田園在等你主宰命運(台灣正名)即將發行,正在錄製中,深深的本土風味,寓意深厚的曲子,讓人愛聽。故鄉田園片段

民歌古調活動

民間傳奇故事編成七字的四句聯歌本,是歌仔調的歌唱內容(新竹竹林出版社)

思想起唱詞片段:

嘿思ㄚ想ㄟ起
祖先 堅心ㄚ 你來過ㄚ 台灣
也不知台灣 生做彼羅啥 麼ㄚ 款ㄚ喂

嘿思ㄚ想ㄟ起
海水 蓋深 都來反ㄚ烏
在(DI)海山抵(DE)浮萍 你心甘苦 ㄚ喂

嘿思ㄚ想ㄟ起
烏ㄚ水卜過幾層 嘿心ㄚ甲伊頂
督著風颱甲大 湧ㄚ喂
有的抵抬頭 抵看天頂ㄚ喂
有的抵想安呢抵來心凝ㄚ喂

嘿思ㄚ想ㄟ起
神ㄚ明保抵佑祖先ㄚ來
海底千萬不通ㄚ你來做風ㄚ颱ㄚ喂 

台灣抵後ㄚ來好所ㄚ在ㄚ喂
經過三百年後喔 抵佼佼知ㄚ喂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