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北京參加中華詩詞昆曲南管音樂會紀錄

特刊介紹文--我所熱愛的台灣古調

    寒冬的北京對我們習慣台灣氣候的人,感覺確實相當冷。不過天氣晴朗,所有活動行程都很順利,團員們都說天公保庇。這回是加入松山奉天宮(天公廟)南樂團的演出,除了演出人員外,不少廟方委員理監士等長官隨團前往。

  演出地點是北京政協常會廳,聯繫的人說是中華詩詞學會的交流表演,到場一看卻是以毛澤東詩詞為主的主題,政治氣氛很濃,是我不太喜愛的場合。我的目的是文化交流,因此準備了獻給詩詞界的古詩十九首吟唱,還有茶山文化採集的多樣古調彈唱。節目在北京的政治性時間佔了多半,交流表演部分不得不刪減,因此內人所準備的南管古曲冬天寒就因此取消了。

  我們的節目是一部份是詩詞南管唱,由卓聖翔編曲,林素梅與黃玉梅演唱,我與內人分別伴奏洞簫與三弦。另外一個部分是我的吟詩古調彈唱,雖然時間是縮緊得有點倉促,我依然盡情的彈唱,透過字幕輔助,應該可以讓聆聽者感受到曲情風味。 

 

 

  演出結束後,北京電視台文藝頻道編導馬上前來訪問我,並特地錄製一段訪談節目,我介紹了台灣漢詩吟唱的古老風格與特色,並即席吟誦與吟唱漢音唐詩,並介紹我所嚐試的新方向─與月琴彈唱結合的吟詩方式。節目錄到一半,場內節目結束,簫友們也陸續出場旁聽。主持人對我的簫也感興趣,訪談結束後,要我吹奏一曲錄製於節目中。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推廣,相信這個節目播出,也會引起觀眾們對漢音吟唱的注意,為此行更添些意義。

  

    這次北京表演的邀請單位是南京鍾山詩詞研究會及鍾山昆曲社,負責人徐立梅女士及相關人員於演出前夕,來到我等下榻飯店招開研討會,會議言談中感受到他們熱衷於傳統文化的推廣不遺餘力。也商談明年合作於南京的藝術季活動等事項。

 

 

天壇長廊的戲曲交流

 

 

 

 

 

 

 

 

 

  很像台灣的中正紀念堂,北京天壇公園有個長廊,長廊中擠滿了在此休閒活動的老年人,特別是京劇的唱腔與伴奏樂聲縈繞其中﹔這情景引起我的興趣,乃隨興借了老先生的椰胡,我拉著唱起台灣的歌仔調:櫻花猶怕春光老....現場掌聲如雷,安可聲不斷,乃持續唱了不少戲曲唱腔,圍觀的民眾越來越多,欲罷不能,這是一次美好的交流活動!

 

  後來到了祈天台,大家提議再歌舞一番,我乃立於天心石,引領大家高歌一曲高山青,同伴們圍繞跳起山地舞,其樂融融!

  走出天壇的陸上,有位先生跟隨而來,問我剛剛唱的是什麼歌?我說天壇上唱的是台灣的山地歌,他問的是在長廊時的拉胡琴時唱的歌,我問說你聽懂?他回答一個字都沒聽懂,但很好聽,他很喜歡。原來他著我們繞了一圈了。我告訴他是台灣的戲曲,他要我唸看看,我就想起第一段唱詞:

櫻花猶怕春光老,佳人受盡風霜  感慨多,歌聲寄情開心鎖,我見猶憐嘆奈何。

伊言談舉止  真文理,哀怨歌聲透心脾,桃花面容像仙女,正是花開十八少年時。

  導遊也是道地北京人,自從相處幾天聽我們的演奏與彈唱,她說以前一聽到電視戲曲節目馬上轉台,現在會注意聽﹔幾天來發現這傳統音樂與戲曲很好聽。

 

 

 

北京簫雅集  

  答應參與此次表演的主要原因是簫雅集論壇的網聚,會見北京簫友們是我的期待。簫友交流拋卻名利,同好相聚,雖是陌生卻是一見如故,是愛簫人生中的美與樂。

  演出當天,北京的簫友就來聚會捧場,不少人請假而來,也有遠地八小時車程趕到的,一開始聚會的地點是在政協常會廳側,大夥人熱熱鬧鬧,吹吹彈彈談談,管理人員多次制止我們太過喧嘩,也是難奈大家的興致,大家都很HI呢!

  正式雅集的地點是在政協禮堂側面的書院,這地點令人喜愛!一進門就被其書香氣息吸引,陳設很具古典風味,線裝書、書畫、古家具.... 這地點還蠻適合我們喝茶、吹簫、聊聊,連老闆們都很歡迎我們,不停拍照。

  因為脫隊參加雅集,匆忙間忘記將琵琶帶下車,只好讓我內人閒著聆聽與拍照了。大家無拘無束的交流,度過一段美好時光。

   

  簫友之中臥虎藏龍,各個學有專精,因為都是對簫熱愛而彼此結緣。還有白雲觀的道長,吹簫也具相當功力,這在台灣比較少見。

        席間我分享一些吹簫心得,也談到藝術的觸類旁通,在旁的海水天風專長於書畫,也提出他的同感,吹簫與書畫中的筆法,流暢的線條就好像旋律的起伏與強弱張力,其線性的處理也是重要美感之一。

  很快的大家分別吹一段交流後,沒聊多時就日近黃昏,再拍些合照後我們就轉往市區去聚餐。就在平安夜,我們走在王府井大街,北京的簫雅集特別令人難忘!

        簫雅集的聚會與網路上的感覺多少有些出入,有的人在論壇上發言不多,見了面卻令人印象深刻。透過網路的交流進而實際的聚會,都是簫雅集很美好的活動,期待更多的機會大家可以聚在一起。當晚的聚餐大家一致認為簫雅集應該辦個大型聚會活動,以某個中心地點,號召更多簫友一起參與,讓活動樂辦越大,也許可以增加演奏會、主題演講、參訪等,大家都有所期待呢!

 

結語

  此行的目的雖然是為中華詩詞學會的表演節目,但我認為令人感到更快慰的的是表演外的諸多交流活動。

  到北京機場等候接待時,卓先生要試試泉州帶來的琵琶,我們就合奏了幾曲南管樂,在機場也引起不少遊客的注意。接待的導遊也相當讚賞,北京的行程中,她不斷推崇我們所呈現的音樂文化內容。

  奉天宮的諸位理監事委員們也是第一次聽到我的簫聲與彈唱內容。就在前往表演的當天途中,我為了拉拉嗓子,就在車上彈唱幾曲,就因此激起他們的深深情懷,台灣的音樂卻在國外聽到。除了讚美聲還有未來的規劃,這也是始料未及。

  演出後台認識一位傳統音樂與戲曲的專業李洪森先生,他精通各項民族樂器與書畫,也熱愛尺八,並組織一飛天女子樂團,從事古樂的還原演奏。除了當下交流外,他還特地電話讚賞我的演出,並想進一步與我交流,特地帶了他的樂器到飯店來訪問,也因此結交一位同好,相談融洽。

  

 

  機場過境期間,因為待機很長,乃拿起洞簫吹奏消閒,引起諸多人士的點歌,我就以台灣民謠滿足大家的喜愛。隨行攝影師接著要我彈唱月琴,錄製最後資料,彈唱聲起也造成熱烈的歡迎,眼看人群聚集,樓上還有辦公人員駐足圍觀,一曲一曲不覺登機時間已到,也做了一次台灣古調推廣。

  卓先生提議帶樂器到長城上演奏,零下氣溫吹奏,一曲下來手指就快凍僵了,好痛呢!樂聲洋溢也帶給遊客一番情趣。  文松記於2003/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