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簫回應

  文松以多重聲波原理製簫,按每支竹材的特點,歸合每個音孔的多重倍頻聲波重疊,工法繁複,纯手工調整,因此工本比一般簫的量產製法有很大差異,若是要享受吹簫之樂不在簫聲,不須使用文松簫,[但識琴中趣,何勞絃上音]

  若對音色與性能有講究,想享受簫聲對於身心靈的和諧、得其幫助靜心放鬆,不想只有吹出”烏烏然”般哀怨單調的簫聲,文松簫可以由傳統的單聲波變化到多重層次的多重共鳴簫聲,以和諧的多重聲波與腦波相應,達到吹簫放鬆的效果,平和諧調的清靜心靈;或苦於吹不出渾厚濃郁的低音簫聲,只有高音能吹大聲,低音虛弱者,可以參考看看,文松簫保留了傳統的原味,或延伸變化的濃淡層次簫聲,低音音量與厚實度突破傳統數十倍.

  或對音準音色張力等有嚴格要求的專業演奏需要,那文松簫是發揮簫藝的利器;已經有諸多演奏家的實証與口碑,文松簫可以滿足高性能的需求. 由專業演奏家使用後陸續續訂的情形可以了解.

  近幾年專供專業用者的性能需求,與早期作品有很大不同;尤其在共鳴口風角度加寬很多,受力程度及音量張力也加大了;在適應上,已經變得很簡單,不需要固定的共鳴角度口風,廣域的口風角度都能變化共鳴與張力,大家的等待是值得的,而且目前的製作品質控管,都以專業需求的嚴格條件驗證,可以讓每把作品都一致性能,不會因竹材差異而性能有所不同.

  這其實經過了很長時間的思考與研發,怎麼讓大家簡單吹出共鳴,這裡要特別感謝參與驗證的演奏家與簫友!或面對面、或提供感想,讓我仔細觀察不同的吹奏習慣與使用情形回應,不斷修改演進.

文松歡迎簫友帶簫來簫古調工作室比較交流

 

以下摘錄幾篇使用者所分享的文章

台彎藝術大學巫致廷:

用了性能特好的文松簫之後
不僅賦予簫聲更加迷人的濃淡色彩
更可利用其絕佳的性能開拓別的演奏領域
音樂會中用的就是文松簫
特別是絕佳的操控性
不論是雙吐 循環換氣 或是三個八度的超高泛音都可以實現
在樂團簫的穿透力和音量更是得以實用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  在好的演奏家沒有好的樂器一樣沒用
真是感謝廖老師把簫帶到一個新的層級

文松簫演奏查爾達斯:http://www.youtube.com/watch?v=WzZ3jXomMGE&feature=channel

專業簫友劉永泰老師吹文松簫的感想:

知己

自從拿到文松兄為我製作的簫後
日日的把玩,吹奏,真的愛不釋手
彷彿又重新找回昔日對簫的熱情與熱愛

我發現文松的簫有許多的特點
1.音色的變化非常豐富,就如同用自己的聲帶說話一般,弱奏而
  不虛,強奏則不暴
2.多重聲波的特性使得共鳴良好,加上層層疊疊的泛音皆符合音律
  的規範,濃入淡出,張力容易控制,聲響令我驚豔
3.大跳音程的靈敏度不可思議的佳,好像700匹馬力的跑車,加速
  到100公里只要3.5秒,隨心所欲的操控性能卓越
4.萬中取一的嚴選竹材,自然不做作的表皮處理,充分顯現文松兄
  質樸無華卻又內蘊深厚的文人氣質

文松兄,我一定會好好的吹奏它

謝謝你

對了!
忘了補充一點
全按的指法可以吹出七組的泛音(一般長笛只能吹出六組)
真是不可思議
我現在上課教學講解到泛音列
帶著這把簫現場示範給我的學員們聽
大家都嘖嘖稱奇

上星期五在小廳的演出其實我是前去幫一位朋友的二胡獨奏會
伴奏,一首改編成爵士風格的望春風,用了三腳鋼琴(琴蓋
半開),插電的電Bass,加了麥克風的中阮,我用文松的簫什麼擴
音設備都沒加,聲音出來連我自己的耳朵都無法置信,竟與其他樂
器在聲響上達成平衡(無法體會坐在底下聽到的感覺,但在台上自己
聽到的效果是平衡的)


可見得文松兄製簫的功夫下得多麼的深呀!

 

西安專業簫友張怡飛老師:

近日有幸得到文松老师制CF无尾一支,十分喜爱。今天一位好友闻得宝箫之讯来访,当然也是演奏高手。进门后一直吹个不停,夸赞之语不断!我有意在另室仔细聆听,和自己演奏时的感受又有不同:此箫声音即苍老浑厚,又润含春雨。管体的共鸣沁人骨髓,听者被溶入箫声的磁场中。其强弱.张力等等的变化让我想起了苏东坡的书法,细如髭须.粗如屋椽,强壮若九尺大汉.纤媚似二八丽人。真正的绵里裹铁!
        因此我在想,文松老师的新制箫已有老箫之音,而且共鸣已经如此之强,若是吹上个几年之后,不知又会老成何等模样,震成何等模样!到时只怕手都持拿不住了,哈哈哈......

 

台北簫友武藏先生使用文松簫感想:

前數日去拜訪廖老師,相談甚歡。我原買了一套他的CD,聽得簫聲的圓潤及共鳴,難得是可以把早期臺灣流行歌曲(民謠)吹奏得古股曲的韻味。原以為是錄音設備的音效處理。待現場聽他演奏幾段才知世上真有此等良簫高人。經他指點幾個缺點如醍糊灌頂。原來白走了30年冤枉路,把簫當笛吹還自鳴得意。吹了數十年除了肺活量過人實無可取之處,這也是我這些年越吹越不起勁的原因。看來入門真的要靠師父傳藝。樂曲的曲風與簫的音色本就各有特色,由不同的人用不同的簫演奏起來韻味大異其趣。同一首歌曲由鄧麗君/蔡琴/江蕙唱來各有特色,更別論拿來當軍歌唱了,而我便是那位唱軍歌的蠻漢。
      廖老師的人及作品予我的感覺是"文人氣質"。這點在傳統文化的創作領域中是很重要的,這是師父與師傅的差別。一如文學領域中流行文學與純文學的差異。流行文學是掙錢的工具,純文學是傳世之作。我們熟知的古曲已傳頌千年,鮮有人知作者其人卻仍傳世不已,周杰倫的歌三載便亡佚矣。這是廖老師截然不同於一般傳藝師者,簫是他生命中的一種氣質、一種根植的原味,不是修飾得來的。同樣的傳世的畫作也幾乎都是文人畫,市井畫師技藝高超者不知凡幾確無從傳下,所差者也是作品中的氣質與素養不耐考驗罷了。
      我家世居三義,臺灣人大多知道當地以木雕著名。許多游客假日蜂湧而至,逛完三公里長的藝品店,上焉者買尊彌勒佛,下焉者買把木筷吃碗麵走人。店內是工廠製坏量產的工藝品,街上是殺時間吃土產的觀光客。原本是一個氣質靈秀藝術家聚居的寶地,成了市集的菜市場。套句俗話"斯文掃地。
      所以提這段純是為創作人說不平事:
      我父兄皆是藝術函養過人的素人作家,父親過世多年,家兄仍居三義創作。家址便在木雕街邊的茶園中,近幾年得過幾座獎薄有名氣。父兄的歷程是自幼親身體驗,作家創作歷程的孤單艱辛非外人所能體會,有時為生活所迫還得向現實低頭,夫妻間能攜手一起熬過來更是難得。我早年還可陪兄長一起談談作品,但聊到頭來總是聊不下去,總覺得作品哪裡不對。後來我勸家兄多看書,看那麼多敦煌的畫冊還不如多讀佛經。智慧氣質轉變了作品亦隨之成熟,這也是我對"廖老師"的認識,"素養"二字而已。
      這幾年我回三義與家兄對坐無語,原因無他;兩人的藝術層次拉開了。這是大多數創作者的宿命──愈走愈孤單。一般人很難體會,還以為擺架子,實在是層次不同不知該聊啥?藝術之道是一種性靈一種感覺,對缺一竅的人實在不知如何啟迪。      我常聽兄長提及最怕慕名而來泡茶聊天的朋友;經常剛好腦帶裡有點靈感,這盞茶一泡,時間跟靈感給泡掉了,所以不是伊等擺架子選擇性見客,實是慕名者當知進退。昔日日本第一劍客"宮本武藏"求教於"柳生旦馬守",柳生也僅以劍削一梅枝令門人交付"武藏"。識者不需多言,不識者多言無益。像廖老師這樣肯在網上有問必答已是難得,要讓家裡變菜市場恐怕就太過了。何況他還怕你把他的作品拿回家擺在酒櫃裡炫耀呢!
      談到這兒最想說的:人與簫應是一生的緣份,而不是隨緣的懈逅。今天起該"用心"吹簫,不再吹軍歌了。

台中簫友蔡先生:

文松老師:
 
    謝謝您把愛簫讓予我,為了不要辜負您的美意,我一定會好好珍惜,勤加苦練,把這簫的長處充分發揮,也才不枉我三十多年來的尋尋覓覓。
 
    今天值班,到現在方才有空上電腦。
 
    普洱茶大抵分生、熟兩種,昨兒帶去的是生普洱。熟普洱是經人工渥堆(堆肥方式)速成,茶性較固定,但有人卻不喜歡它的黴味。我個人喜歡生普洱,因為它是「活的」、「有生命的」,它會跟著儲存環境(濕度80%,溫度攝氏26~28度最佳)和時間變化,愈陳愈香,這種「時間條件」是沒辦法速成,它當然不是人工渥堆速成法所能達到。所以才有所謂一餅30年的生普洱茶賣到台幣三十萬的情形(多半是人為炒作的關係)。生普洱感覺上像文松簫,越來越有韻味,越久越能察覺它的氣質。這種氣質、這種潛力正是它迷人的地方。
 
    我玩過黑白攝影,文松簫我把它比喻為相機中的徠卡。為什麼玩家特別喜歡用徠卡相機來拍黑白照片,因為徠卡相機可以讓一張照片從最黑到最白涵蓋極其豐富的層次。有了徠卡相機,攝影家不需跋山涉水也不需高超的攝影技巧便可以輕易得到好照片;有了文松簫,演湊家不需用到華麗高超的指上技巧便可以讓吹出的旋律餘音繞樑、不絕於耳。
 
    寶簫我正在努力適應中,有了它,我一定會儘快把自然握簫法練好,仔細去體會文松簫的特色。有問題再請老師指點,謝謝您!

真如禪寺了空無雲方丈:

簫的極品

這些天勤練洞簫真實感受到廖老師所製之文松簫的確是簫中極品,實見廖老師對簫的音律,音色專業的研究! 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廖老師開闊無私的胸懷能將許許多多其自身體會出的吹簫技巧與方法毫無保留地與所有簫有分享, 如此胸襟令人讚嘆與學習!

感謝

僧了空 非常感謝廖老師百忙之中為我做簫,上次前往拜訪台灣古調工作室,廖老師真的非常有耐心地陪伴與分享其領略的獨特吹簫技巧,甚為感激!
本僧團所列為傳承文物之一的「文松簫」真是簫中極品, 尤其特別訂製之粗管普化宗六孔唐口簫論其外觀或音色仔細品味,吹奏與觀賞之後,直覺的真是近於完美的簫.而「無曲即心」這把簫更是獨具特色,吹奏濃淡音色變化遼闊,頗具大將之風!
總之, 感謝之意盡在不言中!

放鬆

今日練簫深刻體會到高音吹奏時,嘴唇非常放鬆,高音細緻圓潤、優雅,其音色令人讚賞!簫聲濃淡細緻亦能展現得宜,漸漸展現多重聲波的共鳴;單一把簫的吹奏就如同四部簫聲的多重奏一般,豐富變化,同時亦感受寧靜祥和、愉悅與放鬆!「見性」這把粗管唐簫漸漸與了空無雲合而為一.
謹此感謝 廖錦棟老師 研究開發出的文松簫, 對所有喜愛簫的吹奏者實是一大奉獻!

沉靜

吹簫的確需要沉靜的定力;心浮氣躁,焦慮或是太過緊張用力..等等是不可能吹出穩定簫聲,更何況要吹奏出優美,沉靜,放鬆,令人心情平和的簫聲更是需要長時間的毅力,耐力與高度的領悟力...,其間涉及的更是心性的穩定與平和.
這就是為什麼我了空無雲准許開放僧團的出家人可以演練吹奏洞簫的原因,因為吹奏簫的確可以幫助調伏自身心性,體會沉靜,不起一絲漣漪的寂靜境界.但是只允許開放「文松簫」尤其是唐口簫,其他的簫就另當別論(因為沒有多重聲波共鳴,無法藉由吹簫體驗其濃淡簫聲之變化...)
因此我了空無雲將「文松簫」列為禪坐時之用.當然,這要有四念處、想受滅定的禪觀基礎才可能體會.

文松簫與禪觀

吹奏文松簫時我了空無雲體驗到專注在簫聲的濃淡變化,停止左腦邏輯線性思維的活耀,阻斷意念紛飛的念頭,特別是高音非常細緻的簫聲能將處在β波的大腦狀態冷靜下來, 其簫聲聲波能使我們的腦波進入α波,諧和一致,放鬆沉靜,認知能力更加提升。把左腦的線性思考停止下來,是「止」的功夫,對於聽聞佛法有很大的效用,唯有專注才會最大的體會。
然而,專注在簫聲時的「定」也只是如同石頭壓草般的暫時逃避 暫時遠離煩惱,與「想受滅定」或是「滅盡定」是不同的層次; 這個「想」是理性思維,是形上學的大前提,亦屬意識流河,還是大腦作用;而吹簫的專注,甚至與簫合而為一的「定」亦如同「七禪八定」只是石頭壓草; 但若運用簫的吹奏引發專注, 先止息左腦的特性,(因為左腦的特性就是容易妄想, 起合理化的念頭) 然後進入禪觀,澈悟無常無我乃是依他起、依相關聯的條件性和合而現起作用,如此禪觀之後的「想」即能正念現前,就不是妄念了!
而「受」亦復如是, 受是五蘊裡的身、受、想、行、識;八苦引發的感受、思維念頭,造成的行為模式的慣性展現, 此慣性的「受」稱不上「當下的受」。「當下的受」是將大腦作用引發的「想、受」止息了,使大腦處在α波,進而進入θ波的沉靜、放空又有覺知的內心祥和狀態。
所以, 運用文松簫先將心安住,而後將簫放下,吹簫的我、被吹的簫當體寂滅,在禪觀當下,想受滅定,現起覺性體証、領略最高心靈層次的心性功夫, 契入諸法空相, 當體即空的寂靜、祥和。

台灣雲居山  禪觀中心
方丈  了空無雲

http://donsiau.net/bb/viewthread.php?tid=1444&extra=page%3D1&page=2

 

西安簫友聽雨:

感谢文松老师在百忙中为我制箫.听雨有幸得文松老师CF 短尾一支,喜之若狂...老师的箫,箫中极品.老师的品质,如其箫.记当初求老师箫,短信往来许久.心想终可如愿.后来老师要求寄段录音过去做参考,方可定.开始我疑惑,后来顿悟;不为商业目的只求箫到使用者手中能最有效的发挥利用.老师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让听雨折服.我得到的不只是利器.老师的品质让我更为受益.与文松老师交谈.如饮甘泉....下午收到箫,我一下午闭门吹箫,终于找到低音每个音孔都可以深叠共鸣,高音每个音孔明朗顺畅.尤其低音加压深叠共鸣的那种震颤,似乎可以感觉到头皮发麻,象高压电流飞速穿梭的滋滋声.弱吹时,象抽丝,绵绵不绝.强吹时象狮吼,气吞山河.真是竹里乾坤,气象万千.感觉自己好象时而处于平湖秋月的妙境中,时而处于狼烟四起的千军万马中.....其张力让我震撼........我心情终归于平静.置身于钢筋混凝土的城市.满目的喧嚣,外面的车水马龙....耳边却流淌着箫的声音.此刻.我远离了浮华.......忽然突发两句;箫吟古今知久远,竹里乾坤驱浮华.再次感谢文松老师.衷心祝愿老师;健康.平安,顺心,舒畅.多出神器.听雨敬上

 

北京簫友:

 

廖先生:

如晤。

 

簫已於午時收到,開囊燦然,呼為精妙。厚重樸拙,果非俗品。蓋先生沉潛既久,手制心期,宏微並臻而我輩眼界始為豁然。讚歎讚歎!及試奏二三,愈覺不凡。一管如壑,清音在抱;凝而複縈,萬念頓息。吹禪致靜,固非虛辭。欣欣之餘,思拈句頌曰:山中截得翠玲瓏,禪悅清吹渺無蹤。苔軟雨足晴方好,悠悠天地一念中。擬練習數日再錄音寄先生,煩為指示不足,以求進益於將來,方不負雅制。

再謝不宣。

冬安

                                      後學    郎建國

                                      初十日夜於北京

文松老師:

    見信問安!

    得到您的簫已半年有餘,本想早日寄去錄音請教,無奈諸事冗雜,年後又去歐洲交流學習,至今方回。耽擱日久,音信未通,深感慚愧。

    所幸者,洞簫便於攜帶,在歐洲一直保證練習。其間,在網路上反復研讀您關於吹奏的文章,觀摩影音資料,受益良多。其實,我自覺應該多體會深疊共鳴,勤加習練,唯實踐才能發現問題,適應並發揮其最佳效用。此番隨信附上近日錄音兩段,請指示不足,以助日後揣摩領會。

年初,得晤張維良先生于合肥,請教洞簫吹奏,張先生甚是推許文松簫和您的吹奏,得知我已有一管文松簫,張先生驚訝之余,自歎南北驅馳,忙於演奏而疏於簫的普及,稱讚您大有功于國樂。吳安明老師也在坐,鼓勵我多向您請教。

    從『傳心簫韻』得知松雲廬之盛,無限嚮往。想來身處高齋,挹朝露,倚晚晴,日夕潛心洞簫古樂,吹彈自娛,快何如之!深望不遠之將來能親涉松雲廬,拜會請益,大幸大幸。

    下半年學業較松,餘暇甚多,決意多加練習洞簫,常向您請教。我想請文松老師為我製作一唐口BE管,試著接觸學習,不知能否應允?

    時值清秋,北京已經天涼,簫音略有清健之意,竊喜。順祝雅安。

    又,不知文松老師處是否有您網路上吹奏的洞簫曲譜(或其他合適日常習練的曲譜),方便請惠我若干為謝。



                                                    後學    郎建國

                                                    九月杪 於北京

 

  最近再開放出讓作品給一般簫友後,陸續獲得反應"簫的差異這麼大,讓自己吹簫更覺得有成就感",每個肯定的聲音是作者持續努力的動力,在此感謝!或有任何不足之處,也可以讓我知道以便改進,謝謝!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