簫聲請君傾耳聽    廖錦棟製簫並吹奏

泉流石上響琮琤 風入松林濤浪聲

寒玉絲桐傳古韻 雲和絃管靜中聽

吟風雅頌四時景 破臘梅開一樹春

   嘶風赤兔英姿展 曲罷歸巢百鳥鳴 文松 

南管四大譜片段: 四時景   梅花操  八駿馬   百鳥歸 (輯自"指譜詳析"片段)

 琵琶、三絃:卓聖翔  洞簫:廖錦棟  二弦:林素梅

 

唐吹口張力 :風聲與氣流    沙啞與純度

乞食調   二泉映月(UV吹口CF)  二泉映月(唐吹口#D#G)

塞上曲(琵琶:乍雨初晴)傍妝台 平沙落雁 陽關三疊(古琴:廖秋蓁)

梧桐月(U吹口DG)  人道(V吹口DG)  梅花三弄(u吹口cf八孔北簫)

 七字吟(五孔尺八)

 

台灣民謠(唐口簫):送君曲 望春風 月夜愁 黃昏的故鄉 補破網 榕樹下

母子鳥(U口GC長管)

 

四大譜曲意介紹

    本集收錄四大名譜,為南管音樂中的精華部分,保留古老的音樂旋律與演奏方式;四曲聯奏全長一小時,以描寫春夏秋冬四季之景色變化的〔四時景〕為首,在冬雪飛花後進入醞釀梅花開放的初春;描寫梅花丰姿的〔梅花操〕在萬花競放樂章後,緊接〔八駿馬〕的出現,表現出駿馬的力與美,再續以〔百鳥歸巢〕作為最後的結束。全曲意境幽遠,變化豐富,值得靜下心來細細品味。

 四時景

    第一樂章以極慢板描寫新鶯出谷的立春時節,清幽的山谷傳來新鶯提聲;第二樂章以高音旋律來描寫春分時節的悅耳流泉,有高山流水之境;第三樂章以低音旋律勾畫出立夏時節之清風簌籟的悠閒情境;第四樂章描寫夏至時節梅雨濯枝,琵琶以高音域彈出清亮旋律,洞簫在此段中以特殊吹法(泛音)來描寫畫眉上架的情境;第五樂章是暮蟬輕噪的立秋時節,以低音域的慢板起,逐漸進入略為輕快的氣氛;第六樂章是零落飄玉的秋分,並不是以哀傷的氣氛描寫秋景,反而是節奏明快的愉悅情境,可能也是秋收之節吧,到第七樂章的霜鍾逸響的立冬時景,琵琶更以高音域漸進明快節奏,簫聲吹奏到此樂章,讓人輕輕鬆鬆,又有點興奮之感;第八章節是急雪飛花的冬至之景,樂曲中更可以看到紛飛的白雪。 

梅花操

    第一樂章以由低漸高的簫聲,引出逐漸開明的春意,描寫釀雪爭春的梅花操第一段,意境極美;接以象徵梅花的五個花瓣,有五個主題旋律分別以行板出現;第二樂章描寫梅花的臨風研笑,又名踏雪吟,一開始的慢板,可以聽到輕輕柔柔地飄來風聲,接著的行板旋律描繪出梅花迎風搖曳的丰姿;第三樂章描寫梅花點水流香,簫聲以輕點方式配合旋律的輕柔,而琵琶與三弦的對偶演奏模式,是此曲的特色之一;第四樂章是聯珠破萼,節奏逐漸進入輕快氣氛;最後樂章是萬花競放又名琴韻,將全曲帶向高潮,尤其在最後的段落中更是起伏模式的快板,描寫梅花競放之景。

 八駿馬

    八駿馬以八個樂章分別描寫八匹駿馬的不同英姿,開始的馬嘶聲帶出龍馬負圖,又名驊騮開道的首章,接以麒麟穿隊(騄駬閒遊)、馳驦驅馳、黃驃跳澗、烏騅制電、赤兔嘶風、青驄展足、犧騮卸鞍(白犧歸山);全曲以雷同旋律模式演意變化,以馬蹄聲作其章節的尾段,在第一、三、四樂章中有象徵馬鞭聲的八度滑音,古譜中標示〔聽絃〕,簫弦與琵琶同時滑向高音而停止,也是特殊之處;另外在漸弱的馬蹄聲中,二弦以挑弦方式象徵馬踢聲;最後樂章中洞簫超高音域的馬嘶聲亦為重要之處;全曲表現駿馬的力勁與風采。

 百鳥歸巢

    百鳥歸巢的六個樂章分別是:鳳翔阿閣、喜鵲穿花、鴛鴦戢翼、流鶯爭樹、群鴉投林。全曲以黃昏意象構築,且變化豐富,曲中洞簫以花舌吹法模擬鳥啼聲,群鴉投林樂章中更以吐音表現歸巢的輕快活潑氣氛,突破簫聲表現的範圍,此曲為簫的重要表現曲。

CD出版品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