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簫大會後對南管的思考
很久沒去拜訪雙眼失明的南管前輩吳添在老先生,會後隔天下午就抽空再去與他玩一段,奏了幾曲後,剛好鄭叔簡老師也來,因而聊起大會的情形,他相當肯定我的南管演奏與論述文章,對我諸多鼓勵,感到很欣慰,當場添在先聽得恨煞自己雙目失明沒能參與盛會。陳廷全先生也來曾電分享他的感覺,讓我對南管演出藝術的追求與創新有一點使命感。
想起廈門同鄉會館(地下室)前年客居的泉州南管前輩林鳳閣,他曾經鼓勵我著手”南管指譜大成”,要我編寫南管各樂器的詳細規格,音律,演奏技法,還有將各版本指譜的歸納整理,當時我回答沒這能力,等我學得夠豐富了,也許退休後再看看吧。他說:你可以!要為南管做點事,不然從樂器部分先著手。我放在心理卻還沒動手。張再興老師每次看到我們在研究樂器與音律時,總是讚嘆我們兩個是互遇知音,確實我與鳳閣先很投緣,他是與世無爭的豁達長者,也愛好古典,對我的心得論文,都仔細閱讀並給予勉勵。我也向他學習了不少指套的簫韻技法。
會中看到張維良將南管簫的技法應用在琴簫上,發揮得那麼美妙的簫藝,感到南管簫藝確實該呈現出原來的藝術風貌。每每聽著古時錄製的作品,都感嘆一代不如一代,當今南管水準大不如前人,往往因而被誤會南管音樂的藝術水平,尤其大會當天聽到林谷珍先生對南管的形容,可以見之南管音樂被了解的很有限,覺得是很可惜的情形。
因此引起我準備努力投入南管簫藝的再進階,不再排除各項表演,並著手整理南管資料,包括樂器詳細規格尺寸,南管音律及根源,洞簫潤腔技法歸納,上四管演奏技法及拓展領域,指譜集成(版本建議及對照)。能力不一定夠,但要有對傳統音樂的使命感與熱誠,只要起步,相信都會有些成果的,一方面也想起自己學習過程中,諸多前輩的無私指導與提攜,應該盡自己能力做點事情才是,這次的簫會引起我對南管從自己陶醉進而想為它做點事,也許不久的將來,會看到花朵的盛開,不會忘記當今正準備植下種子,且待慢慢的耕耘灌溉......
文松 20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