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述南管流派 廖錦棟
南管流派風格相當豐富,因為自古以口授模式傳承,指骨曲譜為絃管老師的飯碗,視為至寶,不輕易流通。學一曲提供一曲譜,甚至不提供曲譜,只提供曲詞。南管豐富的音樂內容,可以讓絃管老師終生受用不盡。在這樣的傳習模式下,源自不同的師承,便有不同的風格。
另外由於南管的記譜方式,也自然演變成多樣化的風格型態。因為主旋律並不在譜中,南管譜只是琵琶譜,在南管音樂而言只是基礎架構:骨幹音。旋律的完成由簫絃加上潤飾音,或唱曲者的行腔作韻而構成完整旋律,這存在著彈性的發揮空間,更容易豐富了南管的流派。
南管流派最明顯的是泉州法與廈門法,泉州是南管原鄉,保有比較古老的的風格。比較起來廈門地處四方交會點,也是文化匯集之地,廈門的絃管老師來自泉州的精英,在廈門的文化匯集下,其南管風格有諸多創新,其藝術造詣上也比較高。台灣南管也因地利之便,北部以廈門流派居多,而南部卻與泉州相近。
樂器方面,廈門與泉州好像差異一號尺寸一般。根據林鳳閣先生(泉州金井人)敘述,廈門琵琶比泉州琵琶略小,琴身寬度約在一尺左右,泉州琵琶是一尺八分,長度方面,廈門琵琶也略短。二絃琴筒直徑也略小,洞簫也又所差異,泉州洞簫直徑比廈門的普遍稍大,音色較低濃,台灣洞簫也類似廈門,普遍直徑稍小,音高也略高。
普遍絃友有以下感覺:在指套方面,泉州以古韻方式見長,譜方面則是廈門法的演奏技巧與意境詮釋為優。
從北部管閣見習中,筆者發現普遍的絃友演奏的指骨接近於廈門版本,對照於許啟章(廈門人民國初年任教於南部旗津)的指譜版本,多可吻合。還有出版稍早的林祥玉(廈門人清末民初任教於台北)版本,也都是廈門法。
就當今的南管風格比較,台灣保留了比較原始的風味,主要是台灣的南管自由發展空間從未間斷,即使是日據時代,日本人限制地方戲曲,卻獨厚南管,南管風氣在日據時代依舊興盛。一脈相傳,台灣的南管被譽為最具古老風味,曾經轟動歐洲。
中國不管是泉州或廈門流派,都經歷過文革浩劫,據鳳閣先形容,文革期間,禁止南管活動,絃友若要合奏,需要秘密約集,一方面是生活上的困苦,也幾乎停頓了南管的活動。文革過後漸漸恢復了館閣活動,官方團體朝向一致化方向發展,例如唱腔的美聲唱法,音律西化等等,現今大陸的要尋找古樸原味,只剩部分民間館閣,寥寥無幾。筆者於2000年走訪泉州,看到泉州的南管館閣活動都是曲藝表演,一如日月潭的原住民歌舞,只有商業觀光色彩,文化意涵難以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