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題

- 廖錦棟的簫古調世界 (http://donsiau.net/bbs/index.php)
-- 操絃弄管 (http://donsiau.net/bbs/forum.php?forumid=3)
--- 閣樓上的琵琶聲 (http://donsiau.net/bbs/topic.php?forumid=3&topicid=1129541774)


-- 作者: 1129541774
-- 發佈時間: 2005年10月17日 17:36:14

這是個詩意的感覺!閣樓上傳來叮噹琵琶聲,思古幽情!
南管在台灣曾經盛極一時,南琵琶的聲響也是台灣美麗的記憶!
南琵琶自彈自唱發展在藝妓的時代,以琵琶彈唱南曲賣藝.
聽說當時還有供客人選曲的曲排,一個個木排寫者:中滾十三腔:聽門樓、
中滾:望明月、潮疊:孤漆悶...

望春風歌詞中"想欲問伊驚歹勢,心內彈琵琶"
淡水暮色中"桃色樓窗門半開,琴聲訴悲哀"

台灣民謠中不也傳達著琵琶的餘韻?!

這樣的畫面偶而會浮 現 當我下班遲了些時,老婆煮好晚餐等待之時,
她會拿起琵琶自得其樂.到家樓下時,聽到叮噹的琵琶聲,那故事中畫
面浮現腦際;閣樓中,窗內映著仕女琵琶身影。感覺很詩意,又具思古幽情!

也許是喜歡南管的關係,遠遠聽到琵琶聲,感覺很美!


-- 作者: 1129541858
-- 發佈時間: 2005年10月17日 17:37:38

賢琴:
晚輩接觸的年輕一輩
幾乎沒人會南管
北管還有一些
這情況讓晚輩感到十分納悶???
台灣南管樂界是否青紅不接?
所以最近王心心前輩演出頻頻
是否有關呢?

文松:
時代轉變到步調快速的工商社會,一切都講究快,車要開快,吃要快餐,工作要效率....
北管還有社會功能,舉凡廟會、法事、喪葬等都還用得上﹔南管是悠閒的時代,慢慢享受陶醉
的音樂,也許是離這時代太遠吧!

不過我認為它卻是這時代中的人們心靈最好的安頓!

浮塵:
文松夫婦神仙美眷, 真令人羨慕.

浮塵在家, 難得拿起琵琶叮咚兩聲, 老婆大人不皺眉頭, 我就阿彌陀佛了.

以前單身時每週上台北學南管, 真是快樂的時光. 享受那一份鬧中取靜的悠閒. 而今時移境遷, 無法再每週北上, 這一個人的南管, 真是越玩越覺孤單了. 於是束之高閣的時間, 就無限的長了.

阿義:
就我的看法在以後的日子裡,北管肯定會比南管式微,因為北管沒有有系統的培植,而南管自古都是上流社會所謂的貴族音樂,規矩嚴格,學習也較有系統,加上北管要練習的場地不易取得,光靠職業北管樂團的支撐並不能有效的延續北管曲牌跟唱唸,因為職業演奏者只要技藝可以取得生活溫飽之後,大多都不會再另外學習,而學南管的人,因為是本著興趣學習的,所以會有一直沉迷下去情況,一套接著一套學的精神,加上南管的演奏方式,樂譜差異都不大,所以雖然都是屬於即將消失的聲音,我誧j,現在只剩不到3個人會,又沒人要學,傳承的路真是很困難

文松:
經常看到物極必反的循環道理,時代漸也走向反璞歸真的路上來,漸漸更多人喜歡簡樸的生活,捨棄繁華,南管流傳了千年以上,是否會在這時代消失或興盛?很難講。愛的人還有,琵琶聲簫就會延續下去。我只知道陶醉其中很美、很享受,多多分享大家而已,要怎麼推廣我不懂,只是四處分享我的簫聲與老婆的琵琶聲罷了!

其實不管南管或北管,感受到傳承下來的藝術與內涵都在遞減之中,學一點皮毛就很吃香,因為行家越來越少,像我只是半筒水也到處分享!

浮塵兄不怕孤單!琵琶就是最好的陪伴,其實自彈吟唱是一種很好的學習與陶醉模式,很多老前輩都是這樣享受其南管生活,難怪個個腹內豐富,任考不倒,指套一套套。新竹有個周老師,找機會去與他交流,他教了很多弟子,已成館閣,偶而去交流和奏一下也是樂趣無窮!

浮塵:
芸芸眾生中, 活到當下尚未聽過南管的凡幾?偶然聽過卻不知這就是南管的凡幾?偶爾有人正確的說出這是南管,常令人感動得痛哭流涕,而會參與的凡幾?
有!可是真的不多.其實對於很多即將消失了的遊藝,我都很珍惜,可是我也看得很開,興與衰都是自然的法則.

新竹的周老師,我拜訪過,不過當年向吳老師學習時,曾自許在老師有生之年不隨意跨館閣.可是後來沒學好南管(年紀大背不得譜,隨記隨忘),又已放下好幾年了,若不是在網路上看到文松兄的簫論壇,可能我都忘了我曾吹過簫呢.呵呵.. 而今年紀更大, 記性更差了(近來太太明令禁止我進廚房燒開水了, 因為已經燒壞好幾個水壺),只能放個唱片獨自享受一下而已.說交流,實在沒資格.

記得七十幾年時,曾和同儕到鹿港拜訪民間老詩人,晚上夜遊在古老的巷弄間,喝!萬籟俱寂間,遠遠就聽到這悠美的樂聲,尋聲探訪,只見五尊木然菩薩般的老人,紋風不動閉目靜思.彷彿真的到了清代明代元代,那種沒有電燈,沒有引擎的日子.這不期而遇的情境,一直讓我迷戀至今啊!


-- 作者: 1129541911
-- 發佈時間: 2005年10月17日 17:38:31

文松:
關於記憶問題,浮塵兄的觀念可以調整一下喔!

以我(還有很多絃友)的經驗,學南管會增強記憶力的!
因為聚精會神的狀態很像打坐的入定,腦中一心不亂,那腦細胞都會活潑起來,
對思考靈感敏銳度與記憶力都有幫助,也減緩老化的速度。這有很多老前輩為實證。

別忘了當年學南管時的初發心,找回它,繼續學習下去,不靠師度靠己度,多多交流,
結交更多的前輩,以樂會友,其樂無窮。

上週日,民間藝人前輩邀約文松到青年公園戲曲舞台遊藝,文松除了台上彈唱一段,並與之伴奏些時段,覺得最精采的是在台下,樹下幾位同好前輩一起和奏彈唱起來,有人賞酒,歌樂聲中豪邁的情分,格外令人陶醉。最近亦有南管絃友邀約到孔廟,每週日午後的館閣活動,我已經好久沒時間參與類似的聚會,想想這兩週還不行,下週後想去過過癮,心理雀躍著呢!

浮塵:
文松兄說得也是道理, 或許是浮塵把日子過得太率性了. 老是不愛用腦袋記憶, 手邊有資料可查就算了的. 以致放蕩至今一事無成.

可增強記憶力? 好, 浮塵再打起精神試試, 看能不能活化半古了的腦細胞.

愛南管的心仍在, 只是當年學南管時尚未接觸古琴, 而今我發覺, 玩簫或古琴較無那種莫名的孤獨感, 也許是因為琴聲本就是孤獨的極致吧(個人的感覺)! 所以獨樂甚樂, 而南管則須眾樂方樂. 或許這就是早期社會, 南管一藝扮演著濃厚的社交色彩的原因吧!

文松:
自來文松學藝不限師門,效諸前輩為師,遊走四方,備受疼愛與歡迎,師友處處,獨樂眾樂.

南管的學習增進記憶力是明確的效果,上回一段時間不和南管,明顯記憶力減退.長曲的專注,應該是其有效提神與充電的好方法吧!


© 版權所有: SRPBoard Development Team  版本: SRPBoard V2.0.2 Final
頁面執行時間0.0038秒 數據庫查詢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