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信息
作 者 資 料
作 者 主 頁
作 者 郵 件
我 要 收 藏
打 包 下 載
發 表 主 題
 >> 廖錦棟的簫古調世界『 七絃琴韻 』絲弦琴簫<文松>

絲弦琴簫<文松>

(這條文章已經被閱讀了 7812  次) 時間:2005年11月05日 16:40:21 來源:梅溪

絲弦琴簫<文松>2004年05月10日 11:27:09

唐式一把,u型一把,都是筒音bB的配絲弦音高低音簫,內徑雖小,精密共鳴處理,音量小,音色相當迷人!一樣音高,因開口率差異,U型距離稍短,更輕鬆吹奏,不過唐口簫音色有其迷人之處!

這次製造小內徑簫發現小內徑的製作若要達到精密要求,製作上相當困難,特別是工具需要特製,花了不少功夫,不過成果令人興奮!

旁邊與DG唐口對照大小.

梅溪 發表於: 2005年11月05日 16:43:05
文松
根部還沒有細部修飾
 頂部
梅溪 發表於: 2005年11月05日 16:44:48
文松
吹口樣式
 頂部
梅溪 發表於: 2005年11月05日 16:45:32
文松
這回怕它又長大發芽,把根鬚裁短一點
 頂部
梅溪 發表於: 2005年11月05日 16:46:22
文松
最細的,袖珍型琴簫

印象中的琴簫低音都不太好吹,小口徑的長管在低音域方面是有其弱點.
這次我實驗將小管徑的琴簫製作多泛音可以重疊型,發現低音也不弱,更容易操控.
主要是靠泛音來襯托出低八度音色,一樣可以吹得很飽滿的低音.只是音量小一號而已,
這樣配琴可以不須控制音量,吹到飽滿也不怕喧賓奪主.
 頂部
梅溪 發表於: 2005年11月05日 16:46:54
文松
比較一下胖瘦
 頂部
梅溪 發表於: 2005年11月05日 16:47:29
文松
都是絲弦用調高
 頂部
梅溪 發表於: 2005年11月05日 16:48:32
坐忘
以前比較常作琴簫,因為竹材的取得和校直比較容易。
不過我是沒有對較細的琴簫作內徑控制,只是把節儘量磨平,因為壁厚較薄,
我覺得應該可以大約的忽略容積率問題,而且每節之間原本就略約有收縮。
在不要求極精細的狀況下,只要配孔沒有太大問題,也是可以做到音準和八度平衡。
手上有幾支G調的簫,內徑大約只有16~15MM,可是我覺得整體音量比例上,
低音倒是不會太差。
 頂部
梅溪 發表於: 2005年11月05日 16:49:09
坐忘
有時候我倒會覺得要學做簫,從作琴簫去入門或研究也不錯啊~
 頂部
梅溪 發表於: 2005年11月05日 16:49:52
文松
小管徑的琴簫低音好不好與八度的重疊很有關係,坐忘君對頻譜也內行,若測一下低八度的聲波便知,假如只有吹一基波,與多組倍頻同時出現比較,其音色與音量就會有很大不同.
通常越小內經的低音基波都會很小(與倍頻音比).

有機會帶你的琴簫來試試,切磋一下其奧妙!

現在的是1.4cm,我想再做1.2cm的試試!琴簫雖比大頭簫好做,不過若要講究四個八度的泛音都重疊,我發現還是需要很精密的處理!
 頂部
梅溪 發表於: 2005年11月05日 16:50:15
坐忘
我整組電腦送給姊夫,又已經不在機場修航電了,現在只有一台NB,而NB的A/D取樣又很差,我也沒甚麼在看簫聲的頻譜了,只有偶爾作作比較參考才會看。

不管是不是琴簫,若要講究四個八度的泛音都重疊,就都很不容易了。

我不像文松老師一樣做的那麼精細,只是玩玩而已啦~切磋可是不敢,請教倒是實際點。

琴簫1.4cm以下的~還沒作過:P
 頂部
梅溪 發表於: 2005年11月05日 16:50:50
文松 2004年05月19日 11:23:01
小管徑的高音很好處裡,只是低音比較麻煩就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