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1147227520
-- 發佈時間: 2006年05月10日 10:18:40
日前遇到一位資深製簫朋友,拿了幾把簫請我測試,這位朋友很用心將測試過程與建議全程
錄影。我覺得這測試步驟也可以提供大家參考。
這位朋友的簫作品已有相當水準,只是有些細節與均勻度還有改善空間,在實際演奏中的細
膩處就會顯現其弱點,例如轉折音容易出偏、共鳴只在某些音特強,某些音很虛,音準在同
音易位上出現落差,操作濃淡時音準變化等等...
我來分享一下檢驗的幾個條件:
1各音孔的均勻共鳴
現在的簫作品,大致都注意到了共鳴效果,但上下把手每個音孔的均勻分布情形還是普遍出
現很大落差。通常只注意到筒音很強烈,尤其上把手就音虛。理想的簫是上下把手每個音孔
能容易操控均勻的共鳴與不共鳴。
低八度的共鳴寬容度,還有二八度的共鳴深度,例如筒音二八,筒音下把開時的二八,都是
很重要的檢驗聲波重疊度點。不僅低八度能共鳴,二八度也能共鳴也是很重要的檢驗項目。
它是可以加壓,有寬容度的音色變化。
2同音易位檢驗,這是不需要儀器就可以簡單檢驗多聲波的倍頻排列有沒歸位的方法,例如
五度泛音檢驗開放的原音階,筒音第三八度與泛音三八度,或日式尺八兼有全放孔與全按孔
高音對齊程度與共鳴角度等等,還有上把音孔與下把補償按孔與否的音色差異等。
這些同音易位的比對檢驗可以讓簫性能的精密度簡單顯現出來,製簫最理想是能以頻譜分
析,多聲波控管,那是一目了然。不過測簫不需那麼複雜,同音易位一測,大致情形即可了解。
3共鳴深度與音準高度的維持
這是很重要操控簫聲濃淡的性能項目,有不少簫共鳴一加壓,音高上升很多。這就無法實現
簫聲濃淡的效果,只能每此吹虛音,或每次吹滿音,無法漸層操控共鳴濃淡。
4弱音操控轉折與強弱滑溜度
這比較關係在簫的靈敏度性能,特別在獨奏曲中高純度與細度時,音階轉折或張力變化時,
簫的反應是否靈敏與遲鈍,甚至會不會分叉出偏?這是細節上實際吹奏測試高難度樂段時可
以檢驗出來,一般測試是無法發現。
5五度泛音的分布範圍
能吹出五度泛音的音孔由下把往上翻,能到哪個音孔,理想是到上把手還有。音準合乎純
律?這關係到簫音色的豐富程度。
以上幾個項目提供大家參考,歡迎補充或討論。
-- 作者: 1147230004
-- 發佈時間: 2006年05月10日 11:00:04
補充一點最基礎的沒講到:音準
絕對音準與相對音準,還有八度音準都是很重要的項目.
測絕對音準要留意室溫與管溫.
-- 作者: 1147248734
-- 發佈時間: 2006年05月10日 16:12:14
“3共鳴深度與音準高度的維持
這是很重要操控簫聲濃淡的性能項目,有不少簫共鳴一加壓,音高上升很多。這就無法實現
簫聲濃淡的效果,只能每此吹虛音,或每次吹滿音,無法漸層操控共鳴濃淡。 ”
----老师所言,道出我的疑惑。我已经注意到气息对箫声浓淡的控制,正在练习中,手中北箫就有老师所说的现象,丹田气压加大,音高就会升高,如果保持音高,音色就不够饱满。唉,这些细微的体会有时候很让人困惑的。幸得老师指点,感激感激!
-- 作者: 1147250618
-- 發佈時間: 2006年05月10日 16:43:38
玄意兄不客氣!
我再補充一下,吹氣的強弱會對音高產生變化有兩方面的情形:
一種是口風開口率的變化,因為口風用力而開口的加大而音高上升,這試吹奏上的錯誤,
所有簫都會有此情形。
另一種是多聲波不均勻差異或頻率差異,吹奏共鳴出現與不共鳴時有音準明顯變化,這是簫
的性能問題。
正常的操控簫聲濃淡,可以接受一點點音高飄移,因為飽和度提昇,在音感上還可以接受的
浮動(聽不太出來,測得出來)。這也是曲情變化的自然範圍,若要操控得很精確也是有可
能,需要在口風上下工夫。若差異很明顯就不是正常現象。
-- 作者: 1147662361
-- 發佈時間: 2006年05月15日 11:06:01
谢谢文松老师的详细解说。我要检讨、比较自己的口风,究竟是器的原因还是个人吹奏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