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 1135136561 
-- 發佈時間: 2005年12月21日 11:42:41 
採巨竹裁斷的三節過長部分,將其製成一管,超低音的竹壎吧!  
 
 
 
 
-- 作者: 1135136605 
-- 發佈時間: 2005年12月21日 11:43:25 
開十個洞<一個八度半,筒音很低,低八度的bB
 
 
 
 
-- 作者: 1135136634 
-- 發佈時間: 2005年12月21日 11:43:54 
很簡單的製作原理!
 
 
 
 
-- 作者: 1135136670 
-- 發佈時間: 2005年12月21日 11:44:30 
不須控管多聲共鳴<因為它只有單聲波.
 
 
 
 
-- 作者: 1135225320 
-- 發佈時間: 2005年12月22日 12:22:00 
聽聽音色,還不太熟悉操作.單聲波無法變化濃淡.
 
 
 
 
-- 作者: 1135237951 
-- 發佈時間: 2005年12月22日 15:52:31 
文松老師:
 不要去玩(竹塤)那玩意了。
 封閉的空間,您知道裡面乾淨嗎?有沒積垢?長蟲?
 您煮過沒?有沒殺菌?就這樣拿來吹,不怕得病嗎?
 家有妻小,多多保重身子啊。呵呵。
 我提供一個吹器給您玩,
 一節竹管(有效孔徑範圍)
 中央開吹口
 左右各開三個音孔
 吹時,姆指按住兩端管口,食指中指無名指各按左右三孔。
 似封閉管,又似開管。
 這吹管。古籍有記載,後來消失了,
 可能是不合管律,音孔難調的緣故。
 以您的功力和儀器,找出音孔不成問題。
 俞遜發曾製這高音吹管,演奏"雲雀"一曲。
 這管左右皆通,也比較衛生。呵呵。
 
 
 
 
-- 作者: 1135238694 
-- 發佈時間: 2005年12月22日 16:04:54 
老慚樂友所指的樂器應是口笛吧?(俞遜發本人說這也可稱爲“俞氏笛”)
 
 
 
 
-- 作者: 1135238861 
-- 發佈時間: 2005年12月22日 16:07:41 
呵呵...慚兄多慮了!
 此鮮竹所製,為衛生的自然材料,鄉人還以此製作竹筒飯,只要您對竹有所了解就會很放心了!
 只要節中無蛀孔,新鮮的竹管比洗過還衛生,水還不知衛生否!聽過”竹磺”之中藥,為取
 老竹管中自然形成之成分,有大用呢!
 
 您說的吹雲雀笛我玩過,我沒興趣那尖銳聲音,偏愛低沉能入心啊!
 
 
 
 
-- 作者: 1135248837 
-- 發佈時間: 2005年12月22日 18:53:57 
俞的口笛是很小的,音孔好像也沒六個
 用長一點的竹管,音就低了。
 ----------
 文松老師:
 新鮮竹真好,老竹也好,
 對竹我是一知半解,
 受教了。
 呵呵
 
 
 
 
-- 作者: 1135262570 
-- 發佈時間: 2005年12月22日 22:42:50 
ㄏㄏ   好有趣的聲音阿 
 聲音會不會很小聲勒  也是只有一個八度嗎
 
 
 
 
-- 作者: 1135300725 
-- 發佈時間: 2005年12月23日 09:18:45 
慚兄對竹子可以更親近一點! 呵呵...
 
 音域只有一個八度多,5到1,聲音不大,不過很低沉.好玩!
 
 
 
 
-- 作者: 1135307900 
-- 發佈時間: 2005年12月23日 11:18:20 
請教文松老師:
 1.採竹後,要煮嗎?還是烤就可以。
 2.彎竹扳直,是在那個階段?是烤、扳同時嗎?
 3.通內徑是採得直竹即通?還是烤後通?
 4.刻字是用什麼刀?還是火刀?怎樣才好操作?
 呵呵。我對竹是大外行。
 
 
 
 
-- 作者: 1135314016 
-- 發佈時間: 2005年12月23日 13:00:16 
竹塤走低音路線,或許是補足竹管樂器合奏時的低音樂器不足的缺憾,
 低音大簫不加鍵時無法單人演奏,低音竹塤卻可單人演奏,剛好來補低音!
 不過,如不用 mic 時,音量的大小,可能是我們要面對的一個問題,
 但多管一起吹,當然也是可行!
 
 平常我以笛簫廢料作的 直式小竹塤 或 橫式口笛,音色都沒笛簫好,
 所以只把它當玩具,文松兄這樣試驗低音竹塤,
 個人的感覺,覺得這個將來可當成竹管合奏時的正式樂器,
 我網站上,竹塤的相關帖在這兒,有興趣的人,也可參考這兩頁看看!
 http://shiau.idv.tw/06sh/2/s3finger10.htm
 http://shiau.idv.tw/bbs/PostView.asp?BoardID=34&imageID=251&page=1&imageNum=19
 
 
 
 
-- 作者: 1135316610 
-- 發佈時間: 2005年12月23日 13:43:30 
 
  老慚 在 2005年12月23日 11:18:20 說道:
 請教文松老師:
 1.採竹後,要煮嗎?還是烤就可以。
 2.彎竹扳直,是在那個階段?是烤、扳同時嗎?
 3.通內徑是採得直竹即通?還是烤後通?
 4.刻字是用什麼刀?還是火刀?怎樣才好操作?
 呵呵。我對竹是大外行。 |  
  |   
 可煮可烤,我喜歡烤.
 通內徑我習慣烤過後通
 刻字是完成簫作後才刻,我用電動雕刻刀刻.操作熟悉後就不難.
 
 
 
-- 作者: 1135316924 
-- 發佈時間: 2005年12月23日 13:48:44 
 
  
 樂團中搭配可以配個小擴聲設備,個人用的小喇叭,就可以與樂團音量平衡了.
 
 自己玩很享受!像古琴一般<不怕擾人!其實比古琴大一點音量.
 
 
 
-- 作者: 1135324358 
-- 發佈時間: 2005年12月23日 15:52:38 
 
  老慚 在 2005年12月22日 18:53:57 說道:
 俞的口笛是很小的,音孔好像也沒六個
 用長一點的竹管,音就低了。
 ----------
 
 呵呵 |  
  |   
 
 那俞氏笛無法做低音的,因為兩端開口,作低音需要配合粗管徑與長距離,
 手就按不住了,也不靈活.那玩意兒只能學鳥鳴般高亢聲音的.
 
 
 
-- 作者: 1135324939 
-- 發佈時間: 2005年12月23日 16:02:19 
看到文松老师满墙的箫真是喜欢
 这是我学着做的横吹的中间开孔的竹埙,还没完工
 
 
 
 
-- 作者: 1135330549 
-- 發佈時間: 2005年12月23日 17:35:49 
 
  ykq9898 在 2005年12月23日 16:02:19 說道:
 看到文松老师满墙的箫真是喜欢
 这是我学着做的横吹的中间开孔的竹埙,还没完工 |  
  |   
 刻工很細喔!能否吹來聽聽?  
 
 
 
-- 作者: 1135339691 
-- 發佈時間: 2005年12月23日 20:08:11 
完成後
 
 
 
 
-- 作者: 1135339708 
-- 發佈時間: 2005年12月23日 20:08:28 
經過修飾<音量與音色都有進步!  
 
 
 
 
-- 作者: 1135390139 
-- 發佈時間: 2005年12月24日 10:08:59 
與筒音bB的簫比,長度不到一半,全按音低於此簫八度音.
 
 
 
 
-- 作者: 1135390180 
-- 發佈時間: 2005年12月24日 10:09:40 
刻好"雲深不知處"
 
 
 
 
-- 作者: 1135478231 
-- 發佈時間: 2005年12月25日 10:37:11 
謝謝文松老師說明。
 1.我覺得----冷月----刻得甚好(還有許多早期刻字)
 2.近期用電刻(磨的),不怎麼有味道。
 呵呵。
 
 
 
 
-- 作者: 1135522471 
-- 發佈時間: 2005年12月25日 22:54:31 
謝謝文松老師說明。 
 1.我覺得----冷月----刻得甚好(還有釵h早期刻字) 
 2.近期用電刻(磨的),不怎麼有味道。 
 呵呵。 
 冒昧插言:我也有同感。甚至包括文松老师送出的奖励品上面的刻字,似乎都好难恭维呢。如若好箫再配刻上好字,那就是珠联壁合的人间极品,好上加好啦!
 
 
 
 
-- 作者: 1135563275 
-- 發佈時間: 2005年12月26日 10:14:35 
謝謝兩位的意見!
 我刻字只留下紀念,刻得不好,我自己知道!
 現在的作品多半不刻字,除非有需要或指定.
 這個竹埙我有紀念意義才刻的!
 
 從一開始到現在,一直是使用一樣的工具刻字,
 只是有些字好寫,有些字寫不好,還有大小也有影響,
 我的工具適宜刻不太大的字(應該說我的能力吧!)
 呵呵...
 
 前幾天布衣家鄭惠中老師送我兩幅作品,
 一幅心經,字體也寫得不是很美,不過那是高麗國僧人所寫,離今六七百年了!
 一來有歷史意義,二來字跡中可以看到其恭敬心,因此我不是以書法來欣賞它,掛在家中
 每看到都感受到心中的清涼與安閒.
 另一幅是弘一大師的觀音畫像,有人也覺得畫得不夠美,連手都沒畫出來,坐得好像也不很穩.
 我很喜歡且恭敬的請回安置於簫作品上方,閒坐客廳一眼就可以看到觀自在.
 
 我的簫刻字的意義除了紀念價值,還有我對簫的嚴謹態度,它不美,但都出自我親手,
 有一點一滴的汗水與心力,它不是工藝品,能充分能發揮它的性能以後,那幾個字就有意義了!
 尤其我死後,簫還會留更久,幾個字不美,但可以看出我的用心.相信那時會有不少人知道,
 我的簫作品有別於一般的簫.尤其今年以後的作品.
 
 
 
 
-- 作者: 1135578662 
-- 發佈時間: 2005年12月26日 14:31:02 
一次雅集中,我帶了那管鄒敘生老先生制作的清歡簫,甫一亮相,有簫友就抗議我色情,大家隨即打趣。我也知道,原來鄒老的簫是專請刻字師傅的。篆體的清歡,清字刻成了情字,棱角也太分明了些。有簫友順勢反讀作歡情,弄得我一再引用東坡的“人間有味是清歡”作解,也是雅集的一件趣事。雅集中貢獻一只柚子,柚瓤請簫友品嘗,有簫友即興在柚子皮上作畫,我遂請從人簽名,紀念當日“歡情”。
 其實吹簫我所追求的是簫聲帶來的心安自在,刻字要的是紀念還有鼓舞。倒是有點遺憾沒請鄒老親自刻呢,名人親筆簽名,很有意義,起碼比我的字強多了,一直等機會請老師親筆再題一款折柳呢,呵呵。。。
 
 
 
 
-- 作者: 1135582743 
-- 發佈時間: 2005年12月26日 15:39:03 
 
  文松 在 2005年12月26日 10:14:35 說道:
 ……  ……(原文恕删)我的簫刻字的意義除了紀念價值,還有我對簫的嚴謹態度,它不美,但都出自我親手,
 有一點一滴的汗水與心力,它不是工藝品,能充分能發揮它的性能以後,那幾個字就有意義了!
 尤其我死後,簫還會留更久,幾個字不美,但可以看出我的用心.相信那時會有不少人知道,
 我的簫作品有別於一般的簫.尤其今年以後的作品. |  
  |   
 
 文松先生此番肺腑之言令我肃然起敬。素来先生性情闲淡温雅,少有此决绝之语,偶一出言,可见先生对自己作品、对箫艺,乃至对个人人生信念的体悟与修行的大愿之心。感念先生为爱箫的大众分享很多智慧和经验,也许先生内心会孤独,但是,我相信,慢慢的,会培养、熏习以及造就出一批对于箫有悟性的真诚爱好者,到那时,您的知音会越来越多,吾道不孤矣!
 
 也令在下高兴的是,先生的作品的不断尝试和突破,为箫友提供了更深入广泛的福祉,至少,在下的等待是快乐的,期待中……
 
 
 
-- 作者: 1135649442 
-- 發佈時間: 2005年12月27日 10:10:42 
謝謝玄意兄的鼓勵!讓您久等也感到抱歉!
 
 回顧分享出去不少的簫,郵購出去的,感覺真正能好好發揮的不多,
 有不少適應很理想或發揮淋漓盡致的,都是當面交流過,經過示範的對象.
 深深體會到,簫性能與簫吹奏方法有絕對關係.沒有應用好,也感覺不出其優異之處.
 
 基於上述理由,我已盡量婉拒郵購,以避免遠距間認知差距,對雙方都很可惜.
 所以兄臺所預定的簫,我希望來年到上海,能當面聽您吹,能駕馭好的,操控自如,
 簫在您手上才有意義.
 
 
 
 
-- 作者: 1135653250 
-- 發佈時間: 2005年12月27日 11:14:10 
谢谢文松老师的鼓励!!您说得很好,是事实情况,呵呵,吹奏方法会影响箫的性能,但是如何吹好,仅仅凭借文字交流是很有限的,只能全凭悟性,即使如此,还是有不少难点难以突破。
 在先生面前吹奏,当面得到指点,在下肯定非常兴奋而紧张的,也是个很大的挑战啊,呵呵:)。我现居北京,不知先生大概何时能来大陆?
 
 
 
 
-- 作者: 1135654233 
-- 發佈時間: 2005年12月27日 11:30:33 
預計明年春三四月到香港、上海、蘇杭。
 
 
 
 
-- 作者: 1135658375 
-- 發佈時間: 2005年12月27日 12:39:35 
文松老師,用心良苦。......
 1.弘一大師未出家前書法----,出家後書法----,是悟道嗎?
 2.濟顛酒肉無礙......
 哈哈
 
 
 
 
-- 作者: 1135660668 
-- 發佈時間: 2005年12月27日 13:17:48 
是弘一大師出家後繪畫--觀世音畫像.
 
 
 
 
-- 作者: 1135661714 
-- 發佈時間: 2005年12月27日 13:35:14 
文松老師:
 您持有的是觀音畫,我知道。
 我說的是弘一大師的字,魏碑和法帖。
 呵呵。
 
 
 
 
-- 作者: 1135706967 
-- 發佈時間: 2005年12月28日 02:09:27 
有個小問題  竹埙聲音較小
 如果開膜孔  會變大聲嗎? 音域會不會有變寬的可能?
 我記得雙膜孔低音大笛是多開一個膜孔  讓聲音好發出
 
 
 
 
-- 作者: 1135734569 
-- 發佈時間: 2005年12月28日 09:49:29 
可以實驗看看!
 
 
 
 
-- 作者: 1135963418 
-- 發佈時間: 2005年12月31日 01:23:38 
 
  lonsomgeorge 在 2005年12月28日 02:09:27 說道:
 有個小問題  竹埙聲音較小
 如果開膜孔  會變大聲嗎? 音域會不會有變寬的可能?
 我記得雙膜孔低音大笛是多開一個膜孔  讓聲音好發出 |  
  |   
 前辈,开膜当然可以使音量变大。双膜孔音量比单膜孔大,也是很显然的。膜本身附在管壁上为声波空气柱振动的压力变化提供支撑,它本身极轻,就会几乎与声波同步振动。它有两个功能,一是提供气压支撑,二是它本身的振动比管壁剧烈得多,会直接传导给它周围空气发声,作用不止于多了一个发音孔。如此,带膜的管音量能不大吗?但是膜本身弹性很大,它会略微降低管内气压,引起新的复杂变化。它又太敏感,轻微的高次谐波振动它也能放大传声,象笛子,声音尖锐明亮,这对禅修是很不利的啊。有一个僧人告诫小和尚们说,听箫可以入静,听笛便慌张欲入厕。小和尚们顿时笑嚣佛堂。
 
 
 
-- 作者: 1136038675 
-- 發佈時間: 2005年12月31日 22:17:55 
ㄏㄏ  謝謝前輩的回答
 還有  我不是前輩  我還很年輕  真的   不要叫我前輩  我保證會是晚輩
 
 
 
 
-- 作者: 1140888030 
-- 發佈時間: 2006年02月26日 01:20:30 
如果,文松老師來大陸,歡迎來重慶玩玩,到時晚輩一定全程陪同,陪老師遊遍重慶的山水.
 如果,臺灣開通普通遊客旅遊,我一定到老師家拜見,看一看我盼望以久的老師做的簫,也會帶自己做的簫請老師指點的.
 啊,真希望可以快點到臺灣玩玩.
 
 
 
 
-- 作者: 1141007361 
-- 發佈時間: 2006年02月27日 10:29:21 
謝謝易翁兄的熱情!
 有緣就會相見!有機會交流交流!
 
 
 
 
-- 作者: 1146455577 
-- 發佈時間: 2006年05月01日 11:52:57 
這聲音好玩
 好像一個夜歸男子在街上輕哼著歌的聲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