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這算什麼?
(這條文章已經被閱讀了 17760 次) 時間:2005年12月21日 11:42:41 來源:文松
採巨竹裁斷的三節過長部分,將其製成一管,超低音的竹壎吧!
文松 |
發表於: 2005年12月21日 11:43:25
|
開十個洞<一個八度半,筒音很低,低八度的bB |
頂部
|
文松 |
發表於: 2005年12月21日 11:43:54
|
很簡單的製作原理! |
頂部
|
文松 |
發表於: 2005年12月21日 11:44:30
|
不須控管多聲共鳴<因為它只有單聲波. |
頂部
|
文松 |
發表於: 2005年12月22日 12:22:00
|
聽聽音色,還不太熟悉操作.單聲波無法變化濃淡. |
頂部
|
老慚 |
發表於: 2005年12月22日 15:52:31
|
文松老師:
不要去玩(竹塤)那玩意了。
封閉的空間,您知道裡面乾淨嗎?有沒積垢?長蟲?
您煮過沒?有沒殺菌?就這樣拿來吹,不怕得病嗎?
家有妻小,多多保重身子啊。呵呵。
我提供一個吹器給您玩,
一節竹管(有效孔徑範圍)
中央開吹口
左右各開三個音孔
吹時,姆指按住兩端管口,食指中指無名指各按左右三孔。
似封閉管,又似開管。
這吹管。古籍有記載,後來消失了,
可能是不合管律,音孔難調的緣故。
以您的功力和儀器,找出音孔不成問題。
俞遜發曾製這高音吹管,演奏"雲雀"一曲。
這管左右皆通,也比較衛生。呵呵。 |
頂部
|
BeijingFan |
發表於: 2005年12月22日 16:04:54
|
老慚樂友所指的樂器應是口笛吧?(俞遜發本人說這也可稱爲“俞氏笛”) |
頂部
|
文松 |
發表於: 2005年12月22日 16:07:41
|
呵呵...慚兄多慮了!
此鮮竹所製,為衛生的自然材料,鄉人還以此製作竹筒飯,只要您對竹有所了解就會很放心了!
只要節中無蛀孔,新鮮的竹管比洗過還衛生,水還不知衛生否!聽過”竹磺”之中藥,為取
老竹管中自然形成之成分,有大用呢!
您說的吹雲雀笛我玩過,我沒興趣那尖銳聲音,偏愛低沉能入心啊! |
頂部
|
老慚 |
發表於: 2005年12月22日 18:53:57
|
俞的口笛是很小的,音孔好像也沒六個
用長一點的竹管,音就低了。
----------
文松老師:
新鮮竹真好,老竹也好,
對竹我是一知半解,
受教了。
呵呵 |
頂部
|
lonsomgeorge |
發表於: 2005年12月22日 22:42:50
|
ㄏㄏ 好有趣的聲音阿
聲音會不會很小聲勒 也是只有一個八度嗎 |
頂部
|
文松 |
發表於: 2005年12月23日 09:18:45
|
慚兄對竹子可以更親近一點! 呵呵...
音域只有一個八度多,5到1,聲音不大,不過很低沉.好玩! |
頂部
|
老慚 |
發表於: 2005年12月23日 11:18:20
|
請教文松老師:
1.採竹後,要煮嗎?還是烤就可以。
2.彎竹扳直,是在那個階段?是烤、扳同時嗎?
3.通內徑是採得直竹即通?還是烤後通?
4.刻字是用什麼刀?還是火刀?怎樣才好操作?
呵呵。我對竹是大外行。 |
頂部
|
文松 |
發表於: 2005年12月23日 13:43:30
|
老慚 在 2005年12月23日 11:18:20 說道:
請教文松老師:
1.採竹後,要煮嗎?還是烤就可以。
2.彎竹扳直,是在那個階段?是烤、扳同時嗎?
3.通內徑是採得直竹即通?還是烤後通?
4.刻字是用什麼刀?還是火刀?怎樣才好操作?
呵呵。我對竹是大外行。 |
|
可煮可烤,我喜歡烤.
通內徑我習慣烤過後通
刻字是完成簫作後才刻,我用電動雕刻刀刻.操作熟悉後就不難. |
頂部
|
文松 |
發表於: 2005年12月23日 13:48:44
|
樂團中搭配可以配個小擴聲設備,個人用的小喇叭,就可以與樂團音量平衡了.
自己玩很享受!像古琴一般<不怕擾人!其實比古琴大一點音量. |
頂部
|
文松 |
發表於: 2005年12月23日 15:52:38
|
老慚 在 2005年12月22日 18:53:57 說道:
俞的口笛是很小的,音孔好像也沒六個
用長一點的竹管,音就低了。
----------
呵呵 |
|
那俞氏笛無法做低音的,因為兩端開口,作低音需要配合粗管徑與長距離,
手就按不住了,也不靈活.那玩意兒只能學鳥鳴般高亢聲音的. |
頂部
|
ykq9898 |
發表於: 2005年12月23日 16:02:19
|
看到文松老师满墙的箫真是喜欢
这是我学着做的横吹的中间开孔的竹埙,还没完工 |
頂部
|
文松 |
發表於: 2005年12月23日 17:35:49
|
ykq9898 在 2005年12月23日 16:02:19 說道:
看到文松老师满墙的箫真是喜欢
这是我学着做的横吹的中间开孔的竹埙,还没完工 |
|
刻工很細喔!能否吹來聽聽? |
頂部
|
文松 |
發表於: 2005年12月23日 20:08:11
|
完成後 |
頂部
|
文松 |
發表於: 2005年12月23日 20:08:28
|
經過修飾<音量與音色都有進步! |
頂部
|
文松 |
發表於: 2005年12月24日 10:08:59
|
與筒音bB的簫比,長度不到一半,全按音低於此簫八度音. |
頂部
|
文松 |
發表於: 2005年12月24日 10:09:40
|
刻好"雲深不知處" |
頂部
|
老慚 |
發表於: 2005年12月25日 10:37:11
|
謝謝文松老師說明。
1.我覺得----冷月----刻得甚好(還有許多早期刻字)
2.近期用電刻(磨的),不怎麼有味道。
呵呵。 |
頂部
|
xieqin |
發表於: 2005年12月25日 22:54:31
|
謝謝文松老師說明。
1.我覺得----冷月----刻得甚好(還有釵h早期刻字)
2.近期用電刻(磨的),不怎麼有味道。
呵呵。
冒昧插言:我也有同感。甚至包括文松老师送出的奖励品上面的刻字,似乎都好难恭维呢。如若好箫再配刻上好字,那就是珠联壁合的人间极品,好上加好啦! |
頂部
|
文松 |
發表於: 2005年12月26日 10:14:35
|
謝謝兩位的意見!
我刻字只留下紀念,刻得不好,我自己知道!
現在的作品多半不刻字,除非有需要或指定.
這個竹埙我有紀念意義才刻的!
從一開始到現在,一直是使用一樣的工具刻字,
只是有些字好寫,有些字寫不好,還有大小也有影響,
我的工具適宜刻不太大的字(應該說我的能力吧!)
呵呵...
前幾天布衣家鄭惠中老師送我兩幅作品,
一幅心經,字體也寫得不是很美,不過那是高麗國僧人所寫,離今六七百年了!
一來有歷史意義,二來字跡中可以看到其恭敬心,因此我不是以書法來欣賞它,掛在家中
每看到都感受到心中的清涼與安閒.
另一幅是弘一大師的觀音畫像,有人也覺得畫得不夠美,連手都沒畫出來,坐得好像也不很穩.
我很喜歡且恭敬的請回安置於簫作品上方,閒坐客廳一眼就可以看到觀自在.
我的簫刻字的意義除了紀念價值,還有我對簫的嚴謹態度,它不美,但都出自我親手,
有一點一滴的汗水與心力,它不是工藝品,能充分能發揮它的性能以後,那幾個字就有意義了!
尤其我死後,簫還會留更久,幾個字不美,但可以看出我的用心.相信那時會有不少人知道,
我的簫作品有別於一般的簫.尤其今年以後的作品. |
頂部
|
梅溪 |
發表於: 2005年12月26日 14:31:02
|
一次雅集中,我帶了那管鄒敘生老先生制作的清歡簫,甫一亮相,有簫友就抗議我色情,大家隨即打趣。我也知道,原來鄒老的簫是專請刻字師傅的。篆體的清歡,清字刻成了情字,棱角也太分明了些。有簫友順勢反讀作歡情,弄得我一再引用東坡的“人間有味是清歡”作解,也是雅集的一件趣事。雅集中貢獻一只柚子,柚瓤請簫友品嘗,有簫友即興在柚子皮上作畫,我遂請從人簽名,紀念當日“歡情”。
其實吹簫我所追求的是簫聲帶來的心安自在,刻字要的是紀念還有鼓舞。倒是有點遺憾沒請鄒老親自刻呢,名人親筆簽名,很有意義,起碼比我的字強多了,一直等機會請老師親筆再題一款折柳呢,呵呵。。。 |
頂部
|
玄意 |
發表於: 2005年12月26日 15:39:03
|
文松 在 2005年12月26日 10:14:35 說道:
…… ……(原文恕删)我的簫刻字的意義除了紀念價值,還有我對簫的嚴謹態度,它不美,但都出自我親手,
有一點一滴的汗水與心力,它不是工藝品,能充分能發揮它的性能以後,那幾個字就有意義了!
尤其我死後,簫還會留更久,幾個字不美,但可以看出我的用心.相信那時會有不少人知道,
我的簫作品有別於一般的簫.尤其今年以後的作品. |
|
文松先生此番肺腑之言令我肃然起敬。素来先生性情闲淡温雅,少有此决绝之语,偶一出言,可见先生对自己作品、对箫艺,乃至对个人人生信念的体悟与修行的大愿之心。感念先生为爱箫的大众分享很多智慧和经验,也许先生内心会孤独,但是,我相信,慢慢的,会培养、熏习以及造就出一批对于箫有悟性的真诚爱好者,到那时,您的知音会越来越多,吾道不孤矣!
也令在下高兴的是,先生的作品的不断尝试和突破,为箫友提供了更深入广泛的福祉,至少,在下的等待是快乐的,期待中…… |
頂部
|
文松 |
發表於: 2005年12月27日 10:10:42
|
謝謝玄意兄的鼓勵!讓您久等也感到抱歉!
回顧分享出去不少的簫,郵購出去的,感覺真正能好好發揮的不多,
有不少適應很理想或發揮淋漓盡致的,都是當面交流過,經過示範的對象.
深深體會到,簫性能與簫吹奏方法有絕對關係.沒有應用好,也感覺不出其優異之處.
基於上述理由,我已盡量婉拒郵購,以避免遠距間認知差距,對雙方都很可惜.
所以兄臺所預定的簫,我希望來年到上海,能當面聽您吹,能駕馭好的,操控自如,
簫在您手上才有意義. |
頂部
|
玄意 |
發表於: 2005年12月27日 11:14:10
|
谢谢文松老师的鼓励!!您说得很好,是事实情况,呵呵,吹奏方法会影响箫的性能,但是如何吹好,仅仅凭借文字交流是很有限的,只能全凭悟性,即使如此,还是有不少难点难以突破。
在先生面前吹奏,当面得到指点,在下肯定非常兴奋而紧张的,也是个很大的挑战啊,呵呵:)。我现居北京,不知先生大概何时能来大陆? |
頂部
|
文松 |
發表於: 2005年12月27日 11:30:33
|
預計明年春三四月到香港、上海、蘇杭。 |
頂部
|
老慚 |
發表於: 2005年12月27日 12:39:35
|
文松老師,用心良苦。......
1.弘一大師未出家前書法----,出家後書法----,是悟道嗎?
2.濟顛酒肉無礙......
哈哈 |
頂部
|
文松 |
發表於: 2005年12月27日 13:17:48
|
是弘一大師出家後繪畫--觀世音畫像. |
頂部
|
老慚 |
發表於: 2005年12月27日 13:35:14
|
文松老師:
您持有的是觀音畫,我知道。
我說的是弘一大師的字,魏碑和法帖。
呵呵。 |
頂部
|
lonsomgeorge |
發表於: 2005年12月28日 02:09:27
|
有個小問題 竹埙聲音較小
如果開膜孔 會變大聲嗎? 音域會不會有變寬的可能?
我記得雙膜孔低音大笛是多開一個膜孔 讓聲音好發出 |
頂部
|
文松 |
發表於: 2005年12月28日 09:49:29
|
可以實驗看看! |
頂部
|
李儒 |
發表於: 2005年12月31日 01:23:38
|
lonsomgeorge 在 2005年12月28日 02:09:27 說道:
有個小問題 竹埙聲音較小
如果開膜孔 會變大聲嗎? 音域會不會有變寬的可能?
我記得雙膜孔低音大笛是多開一個膜孔 讓聲音好發出 |
|
前辈,开膜当然可以使音量变大。双膜孔音量比单膜孔大,也是很显然的。膜本身附在管壁上为声波空气柱振动的压力变化提供支撑,它本身极轻,就会几乎与声波同步振动。它有两个功能,一是提供气压支撑,二是它本身的振动比管壁剧烈得多,会直接传导给它周围空气发声,作用不止于多了一个发音孔。如此,带膜的管音量能不大吗?但是膜本身弹性很大,它会略微降低管内气压,引起新的复杂变化。它又太敏感,轻微的高次谐波振动它也能放大传声,象笛子,声音尖锐明亮,这对禅修是很不利的啊。有一个僧人告诫小和尚们说,听箫可以入静,听笛便慌张欲入厕。小和尚们顿时笑嚣佛堂。 |
頂部
|
lonsomgeorge |
發表於: 2005年12月31日 22:17:55
|
ㄏㄏ 謝謝前輩的回答
還有 我不是前輩 我還很年輕 真的 不要叫我前輩 我保證會是晚輩 |
頂部
|
易翁 |
發表於: 2006年02月26日 01:20:30
|
如果,文松老師來大陸,歡迎來重慶玩玩,到時晚輩一定全程陪同,陪老師遊遍重慶的山水.
如果,臺灣開通普通遊客旅遊,我一定到老師家拜見,看一看我盼望以久的老師做的簫,也會帶自己做的簫請老師指點的.
啊,真希望可以快點到臺灣玩玩. |
頂部
|
文松 |
發表於: 2006年02月27日 10:29:21
|
謝謝易翁兄的熱情!
有緣就會相見!有機會交流交流! |
頂部
|
dedu |
發表於: 2006年05月01日 11:52:57
|
這聲音好玩
好像一個夜歸男子在街上輕哼著歌的聲音 |
頂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