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信息
作 者 資 料
作 者 主 頁
作 者 郵 件
我 要 收 藏
打 包 下 載
發 表 主 題
 >> 廖錦棟的簫古調世界『 簫竹工藝 』談張力

談張力

(這條文章已經被閱讀了 10573  次) 時間:2005年12月07日 15:24:36 來源:文松

聊聊您對張力的了解是什麼?

我所知到音樂界的朋友形容"張力"是指樂器音量的大小變化範圍.
其實這樣的形容應該以"動態範圍"來形容較恰當(這是我個人感覺)
因為動態範圍是音響學裡的名詞,指最大音與最小音之比值,以db為單位.

而"張力"這詞句,在物理上,是指拉力,或擴張的力量(TENSION)
例如:錄影機中的磁帶張力,是指磁帶收與送端所維持的力道,單位是公克.
例如一條線被兩端拉引,其張力多少公斤.

有簫友談到天冷簫裂,讓我想起這現象與簫的表面與裡層的張力差異所造成.

南管紫]的琴面以梧桐片壓彎來裝置上琴身,琴面一直維持著一定的張力,
使彈撥發生的效率增強,也使琴聲發出的指向性集中.

若簫音大小變化用張力或動態範圍來形容,
簫音的共鳴深淺用濃淡或飽和度來形容恰當?

大空 發表於: 2005年12月07日 23:48:53
一 杯 盛滿 的 水 不 斷 加入迴紋針使 其 杯 裏的 水 呈圓弧狀 ,而 水 不會 溢出 杯 外 亦 為表 面 張力.愚人淺見在 其 簫吟 中 是否可 解 為 上下音 階 之 間 最 大 的 出 力 點 ,實為 指 多 重 深 疊 泛 音 ,遠 >近 聽 亦 如 梵音 ,微妙香 潔,空 谷 傳 聲 ,實 說 容易,亦 行 且 難 ,良 簫配 好 底 子 外 加 一 顆 澄澈之 心 .方 顯 其 張 力 .
 頂部
ect9912 發表於: 2005年12月08日 17:02:09
個人理解 單純一些 直接一些 也會易懂一些
簫聲強的程度 直接簡稱 "音量強度"
與人交談中常用 這支"音量如何" "喔 這支 大音量!" "這支 斯文些" 呵呵!!
若是弱音難出 則稱為"靈敏度不佳" 一聽就知 難發音
共鳴 還是用 "共鳴" 簡單些! 管他一疊兩疊 看到共鳴 就知 多音同時發聲!
簫體震動 都也是用 "簫身震動如何", 對吹者而言這手感也是很重要的回饋!
這些都是指不同的項目
會太抽象否? 張力 是一種特殊的音樂感受 一時也不知如何用文字表達
通透力? 這真的有點抽象 上網很久才解讀是 在這裡指蕭體震動(還不知對錯說)
統一辭藻是為了溝通方便
若有更多人已使用不同的定義 則 少數服從多數吧!
 頂部
Eddie 發表於: 2005年12月08日 18:21:45
如果說張力就是拉力,就是擴張的力量。
中國的文字解釋如果要這樣講是行不通的。
比方人家說部戲的劇情起伏很大,會用劇情很有張力來形容。
那劇情是沒有拉力的,要說它是擴張的力量也怪怪的。

在台灣我們會說人家打球球質很不錯,球速很好…
常看體育台,很多中國的主播就會說那個人的球"質量"很好。
質量是什麼?以物理來說,質量是不會用來這麼形容的。

當我們在形容樂曲的表現,如果音量起伏變化很大,會讓樂曲的"張力"更好。
這個形容詞,大家都很容易接受,很易了解的話,那說是"張力"也不錯ㄚ!

就我來解釋的話:
"張力"不是指音量的加大變化。而是音量加大變化後所產生的聽覺效果。
 頂部
風笑簫 發表於: 2005年12月09日 01:44:02

我對洞簫張力(動態範圍)的認識是當一個音符(孔)能承受最大吹力而未發出純泛音前的極限力道。請指教。
 頂部
菲騛 發表於: 2005年12月09日 02:49:31
若指單一樂器本身能發出多高或多低音量,來形容這樂器張力(此時是可量度)有多少亦恰當,
但樂器發出的不祇音量大小而已,尚有音質(尖銳聲/破破聲/低沈音......)給予人的感受問題,另音樂曲風/旋律.....等等也會影響對音符張力的感受,
我的看法:張力(指音量)可以是"可量度",張力(指音樂)也可以是"非量度".~~~~~~淺見!
 頂部
殊生居士 發表於: 2005年12月09日 09:00:30
同意ect9912兄所言:「單純一些 直接一些 也會易懂一些」

張力、濃淡:感覺直接、親和力夠、感性、適合用在一般溝通。
動態範圍、飽和度:感覺不夠直接、冷漠、理性、適合用在學術論文。

動態範圍、飽和度雖然比張力、濃淡,更能含蓋所要表述的意思,但是「最好的東西」,很難說它是「最適用的東西」。

音樂這玩意兒,何妨簡單點,輕鬆些,弄得太嚴肅,便覺興味索然,玩性盡失。
 頂部
文松 發表於: 2005年12月09日 11:03:28
我覺得製簫(簫性能)與吹簫(曲情)應該分開來看.

製簫談簫性能需要很理性而精密,若沿用科學的名詞,那較有理性探討的嚴謹度.
吹簫曲情是感性的,形容可以抽象模糊或各自體驗、各自表述的空間。

我很同意愛笛兄談音樂的張力與劇情的張力雷同,那是產生的心裡效果。
我也很贊同ect兄說單純易懂為原則.

大家所習慣的形容詞,比較偏向是感性的,對樂器的性能分析來看,我比較習慣以物理性--
能明確的量化基礎來談.

例如靈敏度,那不僅是大音量,中音量或小音量可以界定,它也不僅關係弱音能力,有關係操控
的流暢度,變化反應的敏銳度.一把大音量的簫可以纖細如絲的音量,如何說他是大音量簫或小音
量簫?我會形容這把簫的動態範圍很大;另一把細管,它的最大音量大沒那麼大,但它的共鳴可
以很深疊,(共鳴深深重疊,副諧波組振幅高出主聲波30%以上).那我會形容它的飽和度很高.

我可以感受到,這些物理性對一個吹簫者來說不重要,只要自己吹起來順手,音準,好音色,好操控.
但要究極此目標,從一個製簫角度來看,需要的是嚴謹的態度與明確的方向,不是抽象的敘述.

我覺得從事製簫專業,建立成品的性能規格書是很理想的,類似動態範圍多少db,音準(測試
溫度與音階),靈敏度單位,共聲波結構圖,與共鳴深度多少比值,有一天可能會覺得它很有意
義.好比一把錄音室麥克風,或機器設備,都有嚴謹的規格數據,可以大致了解其性能範圍,有
此基礎後再來實際驗證試吹.應該是提供一個明確規範方式.
 頂部
ect9912 發表於: 2005年12月09日 12:03:56
昨天一時沒想出的感覺
今天有靈感了 (先言明 這是 個人理解)
張力 較像是一種 類似 繃緊的感受 箭在弦上
是一種 抽象的音樂性 製造出來時 與音量無關
產生的可能性很多
音量吹大也可以製造出來 或單一的共鳴壓強就可以製造出來的
所謂也可以 直說就是 大部分人都不能做到
而且 這也跟聽者心情有相當的關係
所以 個人看法 這不適用於 簫聲的某一種單一的特性!
還是留著用來討論 物理 或 音樂 吧!

另外 靈敏度 明顯可以理解為 簫對氣 對 手指 變化相對應的反應速度與大小
所以 當然不只有 發音容易度而已!
所以這類的詞 明顯的好 直接 容易懂
 頂部
quick 發表於: 2005年12月09日 14:18:50
纯粹是個人想法.記得成大急診室裡的跑馬燈不時會出現幾行字.

"我們無法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擴張生命的寬度".

對簫的張力表現.同一管簫.因人功力修為而異.

唉!意長言騫.想說又說不出來.哪天想好再說.
 頂部
wenching 發表於: 2005年12月09日 17:22:55
我認為簫的張力應等同於簫的性能,它是一個綜合體,不能以單一音量大小或靈敏度
來界定,一把性能優越的簫能把曲情發揮的淋漓盡致(千里馬遇伯樂),演奏者能透過
簫完完全全的將心中的感受表達出來,那麼這簫的張力對演奏者而言是足夠的,當然
因個人功力的深淺對於張力大小的感受也會不一樣。

我認同文松老師對簫的各項性能賦予科學數據,將來可依據所測得的數據作成【出廠證
明書】,這樣可以幫助購簫者購得適切的簫,當然如何客觀的取得各項數據是另一項問題。
 頂部
菲騛 發表於: 2005年12月10日 03:01:00
貝多芬的命運敲門聲"5553",這麼簡單的音符,以交響曲演奏方式,感受到其震撼與不同凡響,
在製簫性能,與來形容吹奏給予人的感受,我贊同"張力"一詞,但較傾向吹奏與曲情表現.
就如同現代人談"壓力",並非專指物理現象而已.
 頂部
文松 發表於: 2005年12月10日 09:29:07
歸納起來以張力來形容簫聲是指簫曲情給人的感覺,
進一步來探討,大家認為一把可以有好張力的簫,該具備的是哪些具體的檢驗項目?

例如:
靈敏度,操控變異範圍,強弱範圍,共鳴深淺...
...

具體您如何檢驗?
 頂部
風笑簫 發表於: 2005年12月11日 00:21:55


文松2005年12月10日 09:29:07 說道:
歸納起來以張力來形容簫聲是指簫曲情給人的感覺,
進一步來探討,大家認為一把可以有好張力的簫,該具備的是哪些具體的檢驗項目?

例如:
靈敏度,操控變異範圍,強弱範圍,共鳴深淺...
...

具體您如何檢驗?




還有通透性。
 頂部
老慚 發表於: 2005年12月14日 16:26:37
1.文松老師說得很好。
2.未來要標示簫的品質,
動態範圍:音量**db--**db,音域so--re
吹口:vu混合型,音孔:0.8mm......
 頂部
李儒 發表於: 2005年12月15日 00:20:18
我以为张力改为张驰力或更好,能张能驰,华音网的艺眸老师称为“容错量”,又有网友提出“宽容度”,老师已采纳。一个音,能从细若游丝慢慢地吹高吹大音量,及至大力吹猛力吹而不致音破;能够随着演奏者的心情起伏气息微许变化而形影不离地跟随。这个就是张驰力吧,一点拙见。
 頂部
老慚 發表於: 2005年12月15日 20:15:35
---張馳力----說得好。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