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製作與吹奏的矛盾
(這條文章已經被閱讀了 3195 次) 時間:2005年10月20日 13:52:02 來源:文松
我覺得從一個製作者的角度,需要理性與科學的精神,錙銖必較,深入問題研究與改良,腦中的思考都是數據與原理.
從一個吹奏者的角度來看,音樂是情感的表現,需要的是感性與心靈的敏銳度,那不是刻度與量化可以衡量的,我覺得太過理性的思考會影響音樂的敏銳度,因此才決定減少於製作上的精力花費,甚至停止再製作的工作.
太過執著於性能的分析比較,反而造成是另一種物累,不是一個吹奏者該做的事情;性能只是樂器的基礎,重要的是它所發揮出來的旋律的美與情境.
在雅集論壇中,同好集結,增加吹簫樂趣,也會升溫對簫的熱愛,心中思考著吹簫,買簫,簫性能...簫是一種寄情,過度的熱衷又起另一執著,也得清楚觀照呢!
好比玩音響的發燒者,聽音響是比較音色,不是聽音樂,說是玩音響,其實是被音響所玩,不是嗎? 有的人泡茶為了養壺,過度的物役失去了生活的情趣...
文松 |
發表於: 2005年10月20日 13:52:41
|
swxys:
我的理解是這樣的~~~~~
中國樂器和西洋樂器就在感性和理性之分; 看看水墨畫和西洋文藝復興時代的畫,看看二胡的沒有把位之於小提琴的有把位, 三弦的沒有把位之於吉他的有把位....就可心領神會,了解一二了!!
當代將西洋樂理或製器的技巧融入國樂器並加以改良是值得鼓勵的~~~但做為一個演奏者和製器者在靈性上本來就是各有專精的, 何能求全? |
頂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