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1129616498
-- 發佈時間: 2005年10月18日 14:21:38
最近有位簫友來信告訴我意外的收穫,自從開始適應我所建議的共鳴口風,一個月來已經掌握好了簫聲的共鳴,
卻意外發現再吹低音大笛時,音色豐滿許多,感到非常高興,他吹笛也已二三十年,卻可有新發現!
這位簫友任教於醫學院,是生化博士,溫文儒雅,來自海外,因會議來台北,來訪時文松手邊已沒簫可讓,剩下自用的"吹竹玉聲",
只好將吹竹玉聲讓他,並示範同點共鳴的濃淡操控方式,當下也試吹掌握初步要領,回去後能充分掌握,並延伸使用,令文松感到分享之樂!
共鳴口風的操作與樂器性能關係很大,不過在操控上仍舊有值得開拓之處.以我自己的體會,這些年來從雙重到多重,
從有無到濃淡,由淺到深等,都滴在心頭,每有意會與突破,都興奮不已!
最近對於大音量與深濃重疊的雙重方向,一起努力完成並臻之美,發現簫聲張力與飽和度再進一程,將尺八的張力導入u吹口的性能,
u吹口卻有另一番效果,超大張力與飽和度下的u吹口,有令人意外的效果.
-- 作者: 1129616566
-- 發佈時間: 2005年10月18日 14:22:46
思憶:
製簫與吹簫並進的樂趣與藝術!又可獨樂眾樂,美哉!
swxys:
請教大師.......UV吹口的洞簫吹好幾年, 最近著迷於尺八~~~有天卻發現U吹口的吹不響(V吹口沒影響), 怎麼會這樣? SOS!!
文松;
都是同好,大家交流,稱大師承擔不起!
尺八外切吹口與uv吹口的口風角度與形狀有些差異,這是口風的定型性使然,
只要你學會了雷達似的搜索口風,那就沒問題了!
角度差異
一在簫與下額的定位上下,吹口對雙唇中點
另一在出氣角度,由上下唇前後微調變化
氣形差異
外切需要寬,uv形需要較集中
-- 作者: 1129616593
-- 發佈時間: 2005年10月18日 14:23:13
swxys:
雖說如此...但U吹口和V吹口仍有差異~~
因為V吹口有鳳嘴的溝槽向內延伸較能使氣束集中, 只要稍微調整下顎或簫的定位就能喚回記憶中的位置.
而這把U吹口的簫(聽說是棗木)還是十年前託人自香港買回的.上面還刻有大陸製簫師父的名字, 其高音的純度非常之好...但吹慣V吹口, 混吹U吹口老要花上一段時間調整吹口破壞興緻, 久而久之就越生疏了. 目前可吹出高音但低音卻常常跑掉!!
知道先生論述無數, 想借用先生對簫的物性之了解重拾記憶中優美的簫聲. 可否請先生再詳述兩者口風角度上的差異? 不勝感謝!!
不好意思~~~可否請先生抽空講解一下U吹口和V吹口在口風上的差異?
不勝感激!!
-- 作者: 1129616624
-- 發佈時間: 2005年10月18日 14:23:44
u吹口與v吹口在氣束的橫向範圍有所差異外,還須注意節內節外的差異
還有內溝之深淺,這對口風角度有所影響.
就吹口特性而言:
v吹口是容易導引聚合口風,因此高音比較亦於操控,尤其口風縱身容許範圍大,口風由吹口兩側壁面導引,操控需求不須很嚴謹.但音色變化不大,屬於幽暗型平音.
u吹口的氣束稍往橫向擴展,角度較v吹口敏銳,簫聲效果可以由口風角度來變化純度與氣聲.共鳴效果也明顯一些.
再進一級就是唐吹口(外切),橫向口風寬平,操控音色變化範圍大,唇控的功夫越須細膩.
提到木簫,我給個參考,我看到市面上的木簫都是平行管徑,或兩段式管徑(鳳眼到吹口一平行管徑,尾段另一管徑).這類的簫與水管做的共鳴效果一樣,木材音色雖是很集中,但低音部音共鳴特性--泛音重疊不佳,導致低八度的音孔共鳴效果分布不均,無法有均勻厚實低音.甚至高低八度不准,低八度高於第二八度,仔細量測同一口風角度下的高低八度就明瞭.
-- 作者: 1129616643
-- 發佈時間: 2005年10月18日 14:24:03
SWXYS:
Sorry!先生可能沒看到我在另一個主題所問的相關問題,現重新把它post在此,望勿介意~~~~
"我把尺八和洞簫吹的同一首曲子下載下來放到 window media播放,再用聲波圖來顯示....
洞簫的波會自一個圓心向外擴散好像漣漪一樣, 但尺八的聲波則會有數個圓心同時出現長短波彼此重疊~~~這是否就是所謂單聲波和多重聲波之分野?"
-- 作者: 1129616662
-- 發佈時間: 2005年10月18日 14:24:22
不是!
微軟的播放器聲波只是隨機的變化圖,與聲波的頻譜沒有直接關係,只與音量與大致頻寬有關,要客觀了解需以頻譜分析儀觀看其波譜分布與泛音裂關係才正確.單聲波是一個主要頻率,多聲波是被頻諧波很多,請參考網頁中頻譜圖.http://dahtai.com.tw/donsiau/make.htm
-- 作者: 1129616719
-- 發佈時間: 2005年10月18日 14:25:19
swxys:
提到共鳴, 泛音~~先生已然建構一套完備的基礎!
但不知在曲子上這些技巧要如何運用? 用在那種樂句上或音符上?
文松:
曲中應用存乎於心,沒有一定的規則,有的喜歡由淡入深,有的喜歡濃郁飽和,或可穿插應用,就好像畫彩只是提供畫家的創作工具,創作有無限空間來發揮.
swxys:
我最早是學西洋音樂的,年輕時玩過古典口琴,古典吉他~~~~
幾次和先生請教後有點恍然大悟...有關共鳴泛音應該是所謂的三度或五度和音,甚至是八度合音吧! 因為口琴也有這樣的技巧~~~~
若我的理解是對的, 那才真的是"萬法歸宗"呢!!
~~不過吹古典樂曲通常在曲譜上會有原作曲者附註強弱,速度或音樂表情的符號在某段樂句上~~~大致上某幾段樂句都是高音上行時就會以三度或五度和音,甚至是八度合音來詮釋....
南管樂我不懂,不知是否也是如此?
-- 作者: 1129616731
-- 發佈時間: 2005年10月18日 14:25:31
若物理性能好的簫,其簫聲可以操控共鳴濃度(多聲波重疊比例強度)不分吹什麼曲,都可以應用,這其實也是自然和聲,因為泛音列其實是物理和諧的音(和絃,和音).
傳統南管簫也是吹單聲波,我算是不安於傳統,走一條新的路線,孤獨卻很享受!
-- 作者: 1129616756
-- 發佈時間: 2005年10月18日 14:25:56
swxys:
自從我接觸洞簫後我就沒往傳統的路子走都是吹通俗音樂. 最常的是放著各式樂器的音樂演奏cd跟著吹吹玩玩~~~~
後來溫金龍的二胡,張中立的排笛也開發通俗音樂這塊市場,更篤定簫樂也需要有心人藉由同樣的路線才能發揚光大!
最近女子十二樂坊更以創作曲配上近乎一組西洋管弦樂團這樣壯闊的格局將國樂器帶到另一個殿堂~~~大陸能如此,台灣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