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1129554245
-- 發佈時間: 2005年10月17日 21:04:05
文松:
經常有簫友來家裡交流,我分享的就那幾點,彼此吹一吹,聊一聊,比較比較...
都是分享過的,看文章往往不知所云,當面感受其差異就很清楚了!
前天一樣簫友來,聊到口風又聊到簫的性能差異,忽然發現聚焦的概念來比喻口風與製作的調校過程都非常恰當!最近我在評價錄音室麥克風的好壞,其銳利度,靈敏度,頻率響應平衡度到音色質感,這也是個多面向聚合過程.
口風的收攝與簫的吻合度,大家都有經驗,當掌握到細膩處,口風稍稍一變,音色差異徑很大,就好比飛機的尾翼,稍稍一動,飛機轉彎了,這是在空中高速行駛下,氣流的變化很靈敏影響機身.反個方向來思考若口風沒聚合恰到好處時,離得遠時,簫音沙啞,口形的變化感覺差不多,因為風阻大於氣鳴;只有在進入最佳狀態時,百分之九十以上氣鳴時,稍稍一變化,就會有音色明顯改變.
同樣的道理我在製簫上感觸也很深!在粗調過程,感覺變化不大,磨再磨,很費工夫,離多聲重疊還遠時,那需要使力耐心的走下去,感覺距離很遠,但當接近完美時,那多聲重疊的點是一點點就過頭,好像鏡頭在散焦時,轉動focus沒什麼大感覺,當調定到焦點快到時,那清晰的點就是在很窄的一個點上.
有時感覺每次自言自語,只相信這樣的分享對某些人有幫助,這樣就值得了!
-- 作者: 1129554351
-- 發佈時間: 2005年10月17日 21:05:51
碧落黃泉:
文松老師無保留地分享給大家,實是難能可貴的! 絕對值得推崇
陳光:
廢簫多是最好的簫變成的
JuJu:
謝謝文松老師的分享.
茅店月:
越是好的箫对气流的敏感度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