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銜: 版主
級別: 聖騎士
來自: 保密
總發帖數: 102 篇
註冊日期: 2005/10/18
|
|
訊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OICQ 郵件 複製 引用 回覆
|
陳光
確是如拾簫兄弟所言,方能有所成果,經此次花東簫遙遊,我認為大家應不再是交流要更上一層走向推廣。
器材,人才,技術已足夠,與地方政府或單位連繫,公演方式做表演推廣,加速傳承,大眾化。如此與雅集式成本效益比差很多,如大家有興趣,可以先在網上先討論。下次辦雅集時集合各區意見。
文松
呼應陳光兄的說法,將簫雅集組織起來,籌辦公演與推廣,我覺得會很有意義,也讓參與者更具目標與挑戰性.對社會也有正面效益.
我建議大家,練簫之時,有系統的準備可以搬上檯面的菜色(節目),獨奏也好,合奏也好,最好把譜背起來,全心投入曲情發揮,可讓及演奏水準更好.每個人都準備好成熟的曲子,隨時一聚,便是一場音樂會.
最近在苗栗的庭園音樂會就是一個好例子,後續有人聯絡演出大場合節目,若大家有心,日後雅集除把酒歡簫,更可以輪番呈現演奏實力.在事前請大家準備好,登錄於簫會的節目庫中.
拾簫
陳兄與文松兄兩位好:
很高興兩位的見解,透過組織有系統的推動,是提升與傳承最有效的方法,目前簫雅集的形式
也到一個定位,是否請文松安排個時間集合大家討論討論為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