級別: 精靈
 來自: 濁水溪畔
 總發帖數: 210 篇
 註冊日期:  2005/10/27 
 | 
 | 
 訊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OICQ  郵件    複製  引用  回覆
  
   | 
感謝wenching兄及老慚兄指教。
    
 wenching兄不愧是住「巷內」的。
 我的感覺跟您一樣,古箏聲音大了些,簫聲太小。
 
 按理說,走主旋律的樂器應該特別「拉出來」,其他陪襯的音樂應該自動退居第2線,這樣才不致於造成喧賓奪主的現象。
 
 但是,因為這首歌曲主角是演唱者,簫只吹一部份的主旋律,也談不上是主角,如果太大聲,感覺是在與演唱者「搶鏡頭」,給人不知進退的印象。
 
 因為這是「伴奏」音樂,主要是想借助古箏和絃伴奏的優點,使演唱者歌聲聽來更圓潤動聽。
 逕自將他抽出當「清奏」音樂欣賞,聽來,是有點頭重腳輕的失衡感。
 
 總之,「伴奏」與「清奏」是有所別的,但也有相同的歸一處,就是將最好的樂音呈現出來。
 
 曲中是只用古箏、二胡、簫三樣樂器。
 
 簫是我所吹,我自己的感覺是,吹得過於拘謹,某些地方表現得並不理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