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銜: 論壇壇主
 級別: 義工
 來自: 蓬萊竹山
 總發帖數: 2791 篇
 註冊日期:  2005/10/17 
 | 
 | 
 訊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OICQ  郵件    複製  引用  回覆
  
   | 
這標題看來好像有點矛盾,勇於突破哪是傳統精神? 
 文花需要深遠才能豐富,但有時傳統也是僵化或保守的根源。 
 我很喜歡古文化,卻喜歡在古文化中突破,保持傳統精神與內涵,突破其原來的束縛與缺陷。 
 
 我很欣賞古代兩個人,是上述典範: 
 
 首推南北朝的稽康,大家都知道他是竹林七賢之一,其風骨令人敬佩,尤其是其遺響〔廣陵散〕。他發表的〔聲無哀樂論〕也是打破傳統禮樂、知音等迷思。這真理卻很少引起共鳴。這對音樂的理論也是近代古典音樂學者所定義音樂的意義。 
 
 再來是明朝的音律家朱載育。他打破傳統的音律基礎,創造十二平均律,在當時沒被重視,卻是五百年後西方發現後,而成音樂的主流. 
 
 他發現了絃長造律比管長造律精確,也發現了管長造律需要折算管徑,把老祖宗的問題解決,也推翻了造律基礎,當我發現他的論述,感受到一個千古知音!
  
  千奇時尚不動心
 獨愛閒情呵竹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