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銜: 論壇壇主
級別: 義工
來自: 蓬萊竹山
總發帖數: 2791 篇
註冊日期: 2005/10/17
|
|
訊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OICQ 郵件 複製 引用 回覆
|
浮塵:
拿定主意,大建設前就來個大破壞。先將灰漆磨掉,四相拿下,桐面分離。
結果出來,紫]原作者的用心全然出現了。
1. 琶筒身內的銘記:民國六十年梅月高雄市廖振泰製作,此木材於澎湖清代所築造之廟樑賢(絃)友贈送。
2. 木料確實是乾鬆而老的福杉,福杉的木香也老,帶點灰塵味。
3. 筒身由兩塊料併合成的(子絃側較木幅較小)。
4. 筒身內堆滿了小強的卵殼和屎。
5. 筒沿有釘痕,卻不見釘。可見怡情在我之前已有被剖腹修的可能,只是在筒身內銘不見紀錄。
6. 四相底下與琴頸木料之間墊有厚板。應該是後來琴主私自調修的,可能原琶在彈奏上會有銑音的產生。
7. 原漆有點像是生漆,而灰用的應該是土灰,非常鬆軟。後來修復者,則用的是塑料補土,再噴上化學漆(鐵樂士之類的)。
8. 筒身內充滿了粗曠的刀鑿痕,並不刻意修得光滑平整。
9. 斷頸處有兩種補強痕跡,一是竹籤從地牌到人牌之間貫穿。猜想這應該是原作者的補強措施。因為就木料的木紋看,其頸部的強度是弱的,越到尾端越弱,再者是老木的長期風化,更削弱了該有的強度。本來我的打算也是做相同的工法,看來是行不通的了。另一個補強痕跡是三根鐵的木螺釘直接打進頸部曲項的地方,這種粗糙魯莽的做法,看來應該是後來琴主的應變作法。要知道,打上木釘鐵釘,雖然對木材具有附著的作用,可是對於木材的纖維也具有破壞的作用。如何施作是得相當謹慎的,總要在破壞與建設之間取得最大的好處。
10.鳳嘴處也被原作者釘上竹釘,再取下時,鳳嘴就裂開了,屆時得再做一個鳳嘴補上。
11.鳳尾與曲項連結處,本來也打上了六根竹釘,可是被後人撬開,在鳳尾與曲項之間再墊上木片,為的是將絃距拉長,可能是後來的琴主覺得音位不對吧!
12.桐面四週的箍籐,並不是真的用籐料,而是用塑料補土假造的,上漆後若不仔細分辨,還真是沒注意到呢!
13.梧桐面板並沒有破裂的痕跡,難得的完整,木材老化得也相當優良。僅有覆手黏貼處,因為後人多次的換覆手而損傷變薄,恐有穿透的危險,所以在桐面的下方背後再補強一塊薄桐板,是不得已的措施。所以在使用黏著媒材的選上,是需要講求的,有些是永久性的黏合,有些是暫時性的黏著,有些則是以保護材料為主的黏著。目的不同選擇媒材也不同,當然,斲琴者都有不同的理念,難於論定是非定律的。
此主題相關圖片
千奇時尚不動心
獨愛閒情呵竹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