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信息
作 者 資 料
作 者 主 頁
作 者 郵 件
我 要 收 藏
打 包 下 載
發 表 主 題
 >> 廖錦棟的簫古調世界『 閒話哈拉 』人間簫話

人間簫話

(這條文章已經被閱讀了 4418  次) 時間:2006年05月12日 15:04:29 來源:殊生居士

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一書中寫道:

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
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
入乎其內,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我觀吹簫,感覺有類似的體會,好像吹者一樣要能入乎其內,又要出乎其外。
入乎其內,故能吹之;出乎其外,故能調之。
入乎其內,故有至情。出乎其外,故有中節。



文松 發表於: 2006年05月12日 17:04:45
殊生兄有此一悟,妙哉!
入其內或出其外的拿捏正是簫藝展現的精髓!
 頂部
殊生居士 發表於: 2006年05月17日 20:14:23
好像把吹簫講得太文謅謅,給人不著邊際的感覺了。

我的意思是說:
吹簫時基本上整個人要融入簫聲中,使人簫合一
但有時又要將自己抽離,以「局外人」的角度來聽自己所吹的簫聲,並作適切的調整。

因為人融入簫聲裡,所以能有淋漓的至情表現
另一方面,也因將自己抽離,所以才能保有旁聽者的清明,進而「發而皆中節」將簫聲調整到恰到好處的位置。

文松老師功力深厚,或許見地更精闢呢!
 頂部
文松 發表於: 2006年05月18日 11:45:49
殊生兄見地深入!文松只讚嘆之餘隨聲附和呼應.

吹簫的入(其內)出(其外):有吹曲情境之入出,有心念之入出,有氣息之入出,有氣息之於吹口之入出...

其不同範圍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體會吧!
 頂部
殊生居士 發表於: 2006年05月19日 20:53:35
佩服!文松老師終究是高人高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