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走味的好歌
(這條文章已經被閱讀了 2375 次) 時間:2006年04月07日 21:22:43 來源:殊生居士
有時聽到一首好歌,很想用簫來吹吹看,卻怎麼也吹不出那種心中期盼的感覺來,最後只好忍痛割愛。
明明是一首好歌,為什麼味道出不來?心想大概有幾個原因:
1.功力不夠:技法修煉不足,感情拿捏失準,樂曲不熟都可能影響表現。
2.曲風不合:適合別種樂器演奏的歌曲,未必適合用簫來吹奏,適合與否?得看機會。選擇適合用簫吹奏的歌曲,表現起來會比較得心應手。
3.樂器特性:每樣樂器都有它的特質,有的像活潑快樂的小孩,有的像沉穩的長者。簫像看透人情世故的隱逸者,像善於撫慰人心的心理治療師,要它裝可愛,學小孩的活蹦亂跳自然有些不倫不類。
4.吹奏者人格特質:好比唱歌,不同的人適合不同的歌路。選對適合自己的歌路,吹來會比較稱心如意。
您是否也有這種「力不從心」的經驗呢?
文松 |
發表於: 2006年04月08日 10:50:05
|
我也有類似經驗!一首歌曲唱得滿好聽,用簫來吹就是不對味。
我感覺與歌曲中唱詞有直接的關係,歌詞唱出有直接感受作用,
旋律美感可以被詞句補償而稍微忽略﹔用簫唱歌,詞句表現不出來直接意思,
旋律差異就明顯出現,因為其比重高了,我認為簫較適合表現旋律情境與美感。
也許這是有待學習與開拓的領域! |
頂部
|
殊生居士 |
發表於: 2006年04月13日 20:21:23
|
歌唱常採用伴奏,好的伴奏,給人加分的效果。
演唱過程中的瑕疵或棱棱角角之處,獲得妥善的掩飾或美化,聽來自然容易感動人。
相較之下,清簫演奏卻是赤裸裸的呈現在聽者耳前,無所遁逃,感覺既「費力」而不易討喜。
有時碰到某些較困難的轉音之處,真有「竹不如肉」的感嘆。
|
頂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