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銜: 論壇壇主
級別: 義工
來自: 蓬萊竹山
總發帖數: 2791 篇
註冊日期: 2005/10/17
|
|
訊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OICQ 郵件 複製 引用 回覆
|
以前在簫雅集論壇中談過,口中空間的重要性,上週的雅集,馬迪老師與林谷珍老師都不約而同的談到此問題,我再來重述一下,口腔共鳴的重要性
習慣笛子的人比較注重口勁,容易忽略口中的共鳴空間,也許不容易感受到其差異,
因為唇與腮用勁後,口中空間就被擠壓.當然沒有口腔中的空間,也容易認為吹笛吹簫,
出音在陵邊氣鳴動作.
氣鳴動作中是空氣氣流在吹口邊緣產生的震動,震動雖在吹口處(氣口外緣),但還有另一邊
是氣口內緣,就是出氣源那端的震動.好像聲樂家發聲也很注重口腔中的共鳴.聲越發聲源在腹腔或聲帶(口內),口腔共鳴效果顯著,吹簫發聲在吹口(口外),看起來影響較小,但實際體驗,
它對於低音特別有不同效果.
口腔空間的作用我分面來談:
1.導氣的流暢度
氣息由丹田而出,控制在唇,若口腔形成緩衝空間,氣息可以有調節作用,對出口流暢度有幫助.
2.氣鳴響應
口中的空間對於口外氣息的氣鳴動作有呼應效果,因為空間對於氣鳴聲波產生迴蕩效果.
實際吹奏方式:
喉結下放(沉),舌根處也配合放鬆,使口中空間加大,只要不影響雙唇口風動作.
這效果配合鬆口風特別有效,尤其在低音的響應,會更厚實鬆弛.
歡迎大家試驗,並提供心得討論!
千奇時尚不動心
獨愛閒情呵竹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