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日记]谁非过客 [打印本頁]

作者: 桓    時間: 2007-7-19 00:34     標題: [日记]谁非过客

2007。7。18
最近“过客”两个字感觉频繁出现在我脑海里。起初可能是大乔小乔的歌词:“每个人是每个人的过客/每个人是每个人的思念……”我觉得这个词写的挺好的。

昨天晚上找山大的同学玩,正好赶上他们送台湾学生的告别会,不少人在表演节目,虽然大家很快乐但是离别的感觉还是很强烈的。中间有个主持人又提到了“过客”,让我想起来一首诗。
我感觉到沙漠,流浪……

谁不是过客呢?
刚认识别人的时候我很少问对方的姓名。在我感觉里知道脸就足够了。有些朋友甚至连长相都不知道。我们交的应该是心,而不是别的。当然这个习惯不好,容易让别人造成误解。台大的几个女生觉得我这么做是认为我觉得她们不值得我交往,我也懒的解释。但是自然而然的就认识了解了。

我对旁边的朋友说:“该来的来,该走的走。”他问我:“怎么解?”正好旁边有人说缘分,我就说:“缘。”前面一句让人感觉不太好。
聚散无常。每个人都是过客,是对方的过客,是城市的过客,是天空的过客,是人世的过客。有人匆匆路过一个地方,他是过客;有人慢慢离开人世,也是过客,二者的区别无非是时间问题。也许匆匆的人只留下几个脚印,居民做了很多事情,但是脚印要消失,面包也要消失,房子土地早晚也会消失,也只是时间问题。不止人是过客,什么东西不是过客呢?
一个表情就足够了。大家都好好的过。

今天他们大概回到台北了。这次活动好象是海峡两岸孔孟寻根游。是台湾5所大学的学生和山东大学的学生组成的团体。山东大学的一个朋友恰巧在里面,到曲阜的时候我去找他玩。更巧的是第一次见面的台湾同学是台北大学的。(因为我记得文松老师应该在台北吧?)在曲阜玩了,回到济南又见面。他们对洞箫古琴之类很感兴趣,但是却从来没有见过,这让我很诧异。于是告诉他们文松老师的名字,可以到网络上搜索,也可以去学习。
希望他们能见见文松老师。哈哈。
作者: 文松    時間: 2007-7-19 08:06

桓弟兄有慧根!
緣起緣滅,隨緣自在!

哈哈...我住在台北沒錯!不過是住在台北的叢林田野,
認識的人不多,除了簫友、樂友、道友...

類似昨晚在食養山坊喝茶吹簫,旁有天籟與蟲聲和鳴
每天或有客來,或成人客、山客、水客...  
作者: 桓    時間: 2007-7-19 12:10

呵呵。希望他们也能成为你的客。看缘分啦~
作者: 殊生    時間: 2007-7-20 08:33

誰多嘛是過客!

過客就不致於把他鄉當故鄉,就比較不會執意在有無、得失之間。

雖流浪他鄉,總希望給同是過客的旅人,一點家鄉的溫暖。
作者: 桓    時間: 2007-7-20 10:55

我是随遇而安,哪里都是故乡,哈哈。




歡迎光臨 台灣洞簫古調交流空間 (http://donsiau.net/bb/) Powered by Discuz!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