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由布袋戲大師黃海岱去世的新聞想起... [打印本頁]

作者: 文松    時間: 2007-2-13 12:23     標題: 由布袋戲大師黃海岱去世的新聞想起...

最近新聞媒體常看到黃海岱大師的報導,不久前熱鬧慶生,冠蓋雲集,最近突然病逝,令人惋惜!

這個新聞讓我想起我心目中的布袋戲大師-陳俊然先生,雖然已過世多年,想起布袋戲,我就想起他。我對陳俊然先生的生平了解不多,只知道他的布袋戲藝術在中部是家喻戶曉,我也是聽他的布袋戲長大,我對傳統戲曲音樂的興趣,與聽他的、看他的演出有很大關係;他所灌錄的唱片與錄音帶,可以說不計其數,轉開收音機經常聽到他的戲曲,四、五十年代聽說他蟬連全國戲曲比賽的冠軍多年,但是在傳藝學術界了解他的人很少,甚至在台灣的傳統戲曲中,這位風雲人物,通天教主中的通天教主,卻沒沒無聞而終老。我曾經於多年前去拜訪他新街老家,結果聽說搬遷他處,尋找到他南投新住處,也拜訪不遇,只看到屋外殘落的佈景與大喇叭殘骸....

一個傑出的藝人是否被珍惜,往往與他的機緣很有關係,與藝術高低可能沒有很大關係,想起陳俊然先生,為他一生的布袋戲開創藝術成就衷心敬仰,而他沒有被主流學術單位所重視與珍惜其寶貴文化資產,而感到惋惜!

有位前輩在幾年前看到敝站臺灣古調中一篇──對風入松的眷念,我談起對陳俊然先生的懷念,他來電激動的談起他的收集與整理,搶救陳俊然先生的遺留藝術,不知是否完成公開出來了?或南投文化中心是否也做了些保存?希望有人能補救這一片寶貴的文化遺產!
作者: 文松    時間: 2007-2-13 12:45

找到了江武昌先生發表的文章:
http://www.twl.ncku.edu.tw/~taio ... hun-jian-koesin.htm
作者: 殊生    時間: 2007-2-13 15:47

布袋戲的式微應該是與民眾的娛樂習慣改變有關。

去年中元普渡時,在家裡聽到附近有布袋戲的表演,年少時對布袋戲的那股熱愛再度被撩起,驅策著我循聲來到了戲棚下,戲棚已由牛車拼排改成小貨車架設,戲棚下不再「萬頭鑽動」,只見一位風霜滿面的痀僂老者,瞇者渾濁昏花的無神雙眼,呆痴的望著。

布袋戲音樂與孩時的記憶毫無二致,我好奇的走到後台,發現表演者双手正忙碌的舞弄著布偶,卻始終聽不到他隨著角色的更換,巧妙的變聲念著貼近戲偶身份的口白。

原來他是播放著錄音機,隨著錄音內容操演的,戲偶雖「音容宛在」,總覺魂未附體,生動不起來。

我一看大失所望,只差沒在地面上打滾撒潑的嚷著那不是「肯德基」而已。

我知道布袋戲已勢成末路,不久的將來它勢必如那位戲棚下的龍鍾老者,紛華褪盡步向渾沌走入歷史。

[ 本帖最後由 殊生 於 2007-2-13 15:51 編輯 ]
作者: 文松    時間: 2007-2-14 10:33

殊生兄的經驗我也有,幾年前偶然聽到有熟悉的布袋戲聲,興奮的循聲找到廟前的戲棚,也是播放錄音的”對手”戲。
看得令人失望,無人觀賞,神真的有在看?

從時代的變遷看,需求面已經漸漸消失,不過布袋戲是否真的會走入歷史而消失,我想也不盡然;這好像其他傳統音樂與戲曲一樣,若能轉型或提昇、再造,卻有另一片天空。廟會型態也許已經沒了市場,但在藝文活動、音樂廳或劇場、學校的傳承...等,卻有它的發展之處,甚至因文化交流而揚眉國際。

傳統文化的經營若只從經營事業的成本利益角度考量,路可能越走越窄;若不以回報來做付出,雖然是困難經營,卻有所堅持,享受踏實的樂趣,收穫往往是不期然的意外!




歡迎光臨 台灣洞簫古調交流空間 (http://donsiau.net/bb/) Powered by Discuz!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