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洞簫的個性 [打印本頁]

作者: 文松    時間: 2006-10-3 09:17     標題: 洞簫的個性

簫其實很有個性,因為吹簫者的吹奏習慣(適應)性差異,
也因為簫的製作沒有制式化,有因材而異,有因製作者的方法與技術差異
每一把簫都有獨特的個性,而每個吹奏者也都有他的習慣背景與操作方法.

我製簫為滿足自己需求,依自己吹奏習慣而做,也以自己吹奏應用上的寬容度與流暢度來檢驗,來測試,
因此簫作品適合我,不一定適合別人,需要人來適應簫,有人很快能掌握應用,也有可能適應了很久
還不太能發揮.

最近實驗了以簫就人的製作,讓演奏者可以快速駕馭與應用,有下列幾項重點:

1吹口方式,位置與口風習慣
2共鳴角度與張力發揮
2持簫方式,手指長短與音孔位置及形狀
作者: 珩均    時間: 2006-10-4 00:10

不過理想還是要達到"以人就簫"
像西洋樂器,每把都已經是規定格式
吹不響就是自己沒吹對
以簫就人就會變得大家都不客觀
但這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努力,與大家觀念的改變
所以說是"理想"......
作者: 家鴻    時間: 2006-10-4 07:52

{以簫就人}或{以人就簫}是以同一目標互相接近的兩個元素, 也因如此,樂器的操控性與舒適度才能提高-----[科技始終來自人性], 文松老師在簫的科學化與人性化有其不可磨滅的貢獻!
作者: 文慶    時間: 2006-10-4 09:20

"以簫就人"或"以人就簫"我認為有層次上的差別,
如是初學者適合"以人就簫",在摸索階段口風、按孔位置、
出氣角度.......等都處於修正階段,無法有較正確的參考值來量身訂做,
而有一定基礎者"以簫就人"則較能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 文松    時間: 2006-10-4 10:03

簫的發展還在萌芽階段,簫的性能規格尚未統一(或說多元化)的階段,
我認為製作者與吹奏應用的搭配是決定性要素,一把好簫製作過程,
需要具備良好吹奏能力來檢驗。而良好的吹奏能力也是主導製作的方向。

就我個人經驗來談,我吹簫與製簫是並進的學習過程,製簫的發展與吹簫的應用是搭配著的。
多年以來,來交流的簫友有不同吹奏習慣與資歷,算是參與我共同發展簫的同好,讓我有廣泛的
參考模式與實驗數據。近年來我的作品用者,多半是觀摩我的吹奏方式來應用我的簫﹔
包括海內外多位專業演奏家也都覺得很好發揮,這也許是以雷同的操控方式來應用。
也碰過少數專業人士,操控上不是很順手,我就特別改造遷就其需要。

在萌芽階段,簫的吹奏習慣養成根據簫器的性能而發展,每個人擁有不同的簫,就發展出
自己一套吹奏方式,因為簫的物理性能差異,在吹奏口風角度上需要很大的不同來應用,
客觀而理想的發聲角度(我稱為氣鳴角度)其實是很需要定義清楚的,以理想的發聲角度
為主流應用角度,再以此角度上下範圍作曲情變化應用,這樣簫的應用寬容度就會廣一些。

理想的氣鳴角度定好了,共鳴角度就製作在這樣的角度,這就是可以理想操控的簫。
至於音孔位置的因人調整,這都是小事情了!

還有另外一點關於吹口,這與唇況及習慣有些關係,講到細微還關係到使力大小的動作差異,
有簫友將簫拿回去後,自己把吹口上方磨薄了,覺得這樣氣口較寬,較好發揮,回來我看到後一試,
發現共鳴深度變淺了,用者自己卻沒發現,我因此將內徑略作修正補償其差異。
後來又吹另一把沒被修改的厚壁吹口,慢慢將共鳴深度吹出來後,發現薄吹口使力較弱,
又拿回再補回厚度,我再將內徑修回原來狀態。這也算是實驗與適應過程。

一步步發展,每天都有新里程,踏實中很有成就感!

昨天下午接受中央廣播電台專訪,談及洞簫的應用,及簫的時代意義。
我認為簫的應用領域正在開展之中!應該是前所未有的新路程。
可喜的現象是近年來陸續的專業人士來當面交流濃淡簫聲的應用,都相當肯定,
看到更多專家關注於簫藝的發展,突然感覺孤獨的路多了不少同伴!

希望不久的將來,看到濃淡簫聲的應用,是洞簫的最基礎性能,不僅僅是當今普遍的的音準要求。
那麼簫曲的獨奏能力就有更寬發揮效果,簫就不會只藏在樂器中的點綴吧!
作者: wusongjushi    時間: 2010-3-31 13:46

我覺得每一把簫都是有性格的 就像人一樣 每個人都有專屬自己的相貌和個性  大致可以分為幾類 卻永遠不會千人一面  人與簫 應該是一種相互的關係  相互融合 相互滲透  是兩種性格的交織而不是單純的駕馭  漸入佳境而至人簫合一
作者: hnlyzhd    時間: 2010-4-14 22:52

箫是出世的.

可以远离尘世的喧嚣.




歡迎光臨 臺灣洞簫古調交流空間 (http://donsiau.net/bb/) Powered by Discuz!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