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材質音色比較 [打印本頁]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5-1-20 08:57     標題: 材質音色比較

有人說可以分辨竹簫木簫材質音色差異,
今做一試驗同時錄音錄影,先聽錄音檔判別

附件: 材質音色比較.mp3 (2015-1-20 09:03, 2.74 M) / 該附件被下載次數 17262
http://donsiau.net/bb/attachment.php?aid=14901
作者: sanjingtang    時間: 2015-1-20 12:47     標題: 回復 #1 文松 的帖子

我猜一下吧,四把按先后顺序为:木、木、竹、竹
作者: 茶竹    時間: 2015-1-20 13:32

本人耳拙,没听出来。
作者: lz20071273    時間: 2015-1-20 21:38

第三把是竹子,其它是木头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5-1-20 22:32

歡迎多多參與判別,一週後上傳當時一起錄的影片
作者: laow77    時間: 2015-1-22 23:49

一、二为木,三为竹。四不确定,可能为竹。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5-1-28 08:06

見證影片公佈請參考: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Pzt1jukdmCc/
作者: alian0923    時間: 2015-1-28 15:01     標題: 感想

未見證影片前光憑聲音檔,我是無法分辨,或許是我的簫齡極短,但是可聽出每把的共鳴均很好,不分軒致,聲音圓潤當不是唐口。看了影片後,覺得還是竹簫好,只是或許是固有形象烙印,傳統上認為簫、笛等國樂器就是竹製的,不然怎叫絲竹呢!!哈哈!

[ 本帖最後由 alian0923 於 2015-1-28 15:03 編輯 ]
作者: sanjingtang    時間: 2015-1-28 15:36

咔咔,我猜对两把,又猜错两把,这结果等于木箫完全可以达到竹箫一样的音色,当然,前提是木材的密度越接近竹材,音色越接近,对否?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5-1-28 18:54

竹簫的個別性差異很大,曲線模式多元,不同竹簫間音色差異更大於竹木之間,
通常越老的竹密度越高,音色會偏向較厚實穩定;木簫通常音色容易較乾,
因為硬質量太穩定,共振少音色會不夠豐富,需要各方面調配後,
讓共鳴與共振音色組合好後,音色豐富又穩定會,就接近老竹簫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5-1-28 19:03



QUOTE:
原帖由 alian0923 於 2015-1-28 15:01 發表
未見證影片前光憑聲音檔,我是無法分辨,或許是我的簫齡極短,但是可聽出每把的共鳴均很好,不分軒致,聲音圓潤當不是唐口。看了影片後,覺得還是竹簫好,只是或許是固有形象烙印,傳統上認為簫、笛等國樂器就是竹 ...
對於竹木音色差異在心理因素也占不少比例,文化上的認知,文然愛竹;
以前機具不方便木質製簫是不可能,不是好壞問題,古琴能以木製,
絲桐也廣受文人喜愛,簫笛採自然中虛竹材料,當然是絲竹了!
如今我偏愛檀木,絲檀不也是很美好?今年我與老婆赴韓演出將會是”絲檀之和”

順便一提:大家一致猜(唯一共識第三把)竹簫的正是檀木簫
作者: stuartljg    時間: 2015-1-29 09:58

竹成为中国文化符号也不是滥觞时期就有。爱竹,养竹,食竹,到以竹为乐器,诗文写竹。。。。。这些都是文化心理使然
而作为乐器,竹有竹的特色(恐怕世上没有非常完美的一根竹生来就是好箫料,还得靠人工调),竹也有竹的缺点。
几十年前杨荫浏先生就说:国乐器多数有缺点,需要改进。国乐总把音效当音乐,是可笑的,也是可悲的,不应成为国乐发展和探索的方向。
古人不推广木箫,很大程度上是工具受限制。不如竹子处理方便。极端的说,现在有电力了,古人如果有,恐怕也会用吧。古琴界总在争论丝弦和钢弦孰优,其实哪有高低。嵇康若在世,恐怕也有兴趣用钢弦弹弹广陵散的。
民族乐器制作应该多些科学探索和尝试,这是我一直很佩服文松老师的一点,用数据说话,用作品说话,不断开拓。这丹n的木箫,不应该因材质不符合文化心理而放弃。
以上纯属个人想法,方家一笑。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5-1-29 22:27

傳統樂器是有不少進步空間,深研其中,體悟一二,享受分享,也許有所共鳴,也許被時代所淹沒,
都不影響它存在的價值,傳統文化也是一直演進之中,有所堅持也有所變化,多元發展

文化的潮流不停的進化,客觀理性的發展樂器性能與豐富音色,讓感性的音樂可以更豐富曲情,
樂器的發展是一條長遠之路,也是自然的演進過程,有些消失了,有些被持續發揚,一切都是
有意義的!至少自己先享受其中
作者: stuartljg    時間: 2015-1-30 08:58



QUOTE:
原帖由 文松 於 2015-1-29 22:27 發表
傳統樂器是有不少進步空間,深研其中,體悟一二,享受分享,也釵釧狾@鳴,也陶Q時代所淹沒,
都不影響它存在的價值,傳統文化也是一直演進之中,有所堅持也有所變化,多元發展

文化的潮流不停的進化,客觀理 ...
但为箫鸣,不求虚名
作者: 江南水云    時間: 2015-7-25 10:15

中间两把可能为竹




歡迎光臨 臺灣洞簫古調交流空間 (http://donsiau.net/bb/) Powered by Discuz!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