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分享一下用腦與用心 [打印本頁]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4-3-13 08:52     標題: 分享一下用腦與用心

就像吹簫是養氣或耗氣只在一線之隔,用腦與用心也是一個勞神一個養神(提高覺性)的很大差別;通常我們習慣用腦,從小被教育思考,套入很多的邏輯,工作中需要,生活中需要,人與人之間互動需要,因此養成靈活的腦力,一切動腦,於是勞心勞神,乃至於靜靜坐著,腦力也持續紛飛思考著,忽東忽西無法靜下來,這時身體是靜著,腦是動的

我個人體驗,用心的不同在於善用感覺(覺受),多開啟覺性與悟性,或由感性進階,例如喜歡音樂藝術的人比較有感性的一面,專注於樂曲中會減少用腦,忘我境界也是腦力放下,注意力專於當下;例如打太極拳或運動時,專心於動作,肢體是動的心是靜的,也是明覺度的開發,讓心與身合一,黃帝內經說:”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就是這個道理,在明覺中身體能量聚集,可以養氣治病,自我療癒;這麼說可能有人不相信,退一步說,至少可以養神練氣,從人類行為學的角度,減低腦中壓力曲線可以讓腦波的細微波動出現,會提高靈感與敏銳悟性

以前我練過氣功或太極拳,有句話體悟漸深:意到氣到,有氣成竅,無氣渺茫;這其實也是開發明覺得心性,進一步還可以培養明心見性;多培養感受度,感受越深,專注力越強,越有所依靠,具體方法就是開發定力與明覺度,如何做看個人,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可以專注於身心合一,先用方法每天培養,延伸到任何時間都能專注一心,明覺當下

老子說:為學日增,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無為;我製簫漸漸都採用減法,生活也可以採用減法、簡化,學習反璞歸真,明白覺受當下;不是消極不工作,而是明明白白做自己的主人,專一專注,工作更有覺性,靈感更多更有創意,而且更自在愉悅;我的吹簫與製簫的成長過程多半不是用腦思考或計算得來的,都是放鬆寧靜後所體悟的靈感,身體力行經驗分享大家!

越用心感受,越來越有敏銳覺察力,也能開啟智慧,感受天地之美,感受人情之美,處處都有感動!處處都有驚艷!凡事感同身受,將心比心,珍惜殊勝因緣,把握當下,世界多美好!
作者: stuartljg    時間: 2014-3-13 09:47

感谢分享!静虑养神,涵虚品箫,至乐
作者: 殊生    時間: 2014-3-13 13:25

很讚的體悟!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4-3-15 08:57

謝謝兩位回應,有所共鳴是經常用心的人

我很感恩從小就愛簫的因緣,吹簫或做簫能讓人細膩體會與專注,氣息與雙唇一點點的變動,簫聲就有很大不同,仔細體悟於當下細微之間,專注於簫聲內在,其實就走進內心的深處;做簫也一樣,磨一點點就有很大不同,分散的多重聲波,就像我們經常分散的心,讓多重泛音列逐漸歸合、歸一,簫聲就會很豐富的共鳴,很靈敏於氣息的濃淡層次,因此吹簫與作簫都是容易培養我們定力與明覺的好方法,養成習慣就能容易擴及一切行住坐臥
作者: 雨夜    時間: 2014-3-25 18:54

老师的共鸣归一,也就是心灵的归一!难得用心观自在的!




歡迎光臨 台灣洞簫古調交流空間 (http://donsiau.net/bb/) Powered by Discuz!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