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在琴簫引與風衣先生的製簫討論 [打印本頁]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0-10-27 09:43     標題: 在琴簫引與風衣先生的製簫討論

經由風衣兄的介紹,來拜讀這裡熱烈的討論,還沒詳細看完這麼深入的討論聲學與回壓的製簫理論,

根據初步的 閱讀,我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製簫法用回壓原理或聲學原理?我是以聲學為重,回壓為輔(甚至忽略);主要是我對流體力學了解不夠深,

概念上的氣壓反彈作用,或阻尼動作,我無法很精密掌控它,或量測它,但憑試吹的調整,以回壓的作用論,

我無法掌握精確!若以聲學理論,則可以量測精確的各音孔之各組泛音列頻率差異,甚至相位的重疊與否,

音量(音壓)等,最精確的控管步驟,精密深微調整,我是以聲學的理論基礎來完成的.



至於公式的應用我認為在一定基礎下是可以應用公式計算音孔位置,而我的經驗,這公式雖也是以聲學原理為主所發展,

但若製作涵蓋很大差異的竹材,可能公式沒能考慮進去例如管璧厚度,厚度曲線、管型(扁管、偏三角管、橢圓)

或變更粗管、細管的不同製作.



北簫的製作是否一定是長尾管,我也實驗長短甚至無尾,一樣用接近平行管徑下調整完成多聲部的重疊,

這算低回壓製作?同樣的長尾段可以高低回壓的不同製作,同樣無尾管也可以高低回壓製作,原理只在於

聲學基礎下完成,簫的多少回壓並不代表能多少加壓受力的共鳴飽滿度.



具體的聲學原理可以量測頻率、頻譜(頻率分布)、相位、重疊聲波、音壓(總音量)...等

實吹檢測可以驗證相對音準,絕對音準、八度音準、重疊度、濃淡流暢度,轉折流暢度...等



實踐到哪裡才會體會到哪裡,也才說到那裡,提供一點點參考!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0-10-27 09:45     標題: 風衣

首先,感谢文松老师的响应!

我补充说明一下,3、10、13、19楼这四个帖子,是我《“北箫”探究初步》的行文部分。

原始的主题,是研究传统“北箫”中蕴含的声学合理性,并补充完善赵松庭老师《横笛》一文之不足,以探讨除吹口技术外的“长尾北箫”的可精确计算、事先控制的频响均衡模型。

之前在另外一场讨论中,我曾经谈到过,借鉴尺八技术的内径调整法,实际上追求的是“特殊频点”上的精确控制。从手工制作而言,这些工法都自成体系、各有千秋。但“内径调整法”的制箫思路,除了精确倒模塑形,很难应用于天然竹材的批量成箫。

而近年来,我的立意是将整枝箫管,视作一个“振荡电路”。其中,供能、正反馈外的系统,若能达成有效音域内,充分的频响平坦,则正反馈自激后,因基本系统的线性度,各谐波之倍频关系自然相对准确。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0-10-27 09:45

從電子電路的比喻製簫的頻率平衡控制,這概念是可以促類旁通的沒錯!

若從紫竹材料的製作上,這種概念是可以接近量產,但還是需要深入的回饋控管精密度,

基本上是比帶根大頭簫簡單得多!



至於內徑曲線的精密控制不僅在尺八上這麼做,手工長笛亦復如是!

量產規模其實是在容頂~差的範圍,長笛已是量產的樂器,在精密控管生產過程下,

量產有其一定水平,但要求更優越性能的演奏家,仍然需要名家手工長笛細調,

以達演奏上的完美音色與性能!



製簫也一樣,可以用一種規格來量產,也可以依竹子的多樣化,製作出適才適用的最佳狀態,

其可能性其實很廣的!了解越多,實驗越多,越發現其可能範圍,可謂條條大路通羅馬!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0-10-27 09:46     標題: 風衣

至於公式的應用我認為在一定基礎下是可以應用公式計算音孔位置,而我的經驗,這公式雖也是以聲學原理為主所發展,

但若製作涵賓雂j差異的竹材,可能公式沒能考慮進去例如管璧厚度,厚度曲線、管型(扁管、偏三角管、橢圓)

或變更粗管、細管的不同製作.



过于任意的竹材,太个性化的问题,自然要凭经验去对付了。




北簫的製作是否一定是長尾管,我也實驗長短甚至無尾,一樣用接近平行管徑下調整完成多聲部的重疊,

這算低回壓製作?同樣的長尾段可以高低回壓的不同製作,同樣無尾管也可以高低回壓製作,原理只在於

聲學基礎下完成,簫的多少回壓並不代表能多少加壓受力的共鳴飽滿度.



传统“北箫”基本以长尾为主,我的推论,是这里面还是有一定缘由的。只是自古以来没有人说出些具体的道理。出音孔(或助音孔)以下尾过短,少数实践自然可行,量产意义上和无尾箫的制作难度估计已很接近。




具體的聲學原理可以量測頻率、頻譜(頻率分布)、相位、重疊聲波、音壓(總音量)...等

實吹檢測可以驗證相對音準,絕對音準、八度音準、重疊度、濃淡流暢度,轉折流暢度...等



我个人以为,制箫主要解决两大类问题:频谱、能量,而这两个问题有时又有关联。至于相位,我认为还没有必要那丑妍狀鴔煄芋X—气柱振动时,每个开口(吹口、指孔、出助音孔、管尾)都是发声器,听者(或者测量仪器)的位置不同,则距离有别、高低频到达的相位差也千差万别。当然,设计时可能需要设定比较主要的发声部位,以降低不同发声部位间的互调干扰。而之所以乐器性能在制作时过于依赖吹奏的校验,以至于据专业笛箫演奏家都觉得,再好的箫到手中还要经过自己的调试(包括尺八领域的海山据说也是如此),我个人推测,和乐器在设计、粗坯阶段的声学频响不佳有关。频点补偿法虽可以强行将频谱尖峰上的偏离拉回,但对控制顺畅(基音高与音色)有难以评估的阻障。只有基础频响好,才可能实现吹奏者奶O(我把他比作音源)范围内包含的任意音响效果之顺利实现。



實踐到哪裡才會體會到哪裡,也才說到那裡,提供一點點參考!



就某种程度上说,文松老师所言的声学,主要还是基于验证制箫技术时的声学指标量?设计阶段,或者说调音中,如何不凭借技术手段方面,文松老师有没有可以共享的管道声学方面的心得?或者说,调音时发现有声学缺陷时,下手修磨主要凭经验来决定部位、尺度呢,还是有一定的声学关联思路?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0-10-27 09:46     標題: 風衣

從電子電路的比喻製簫的頻率平衡控制,這概念是可以促類旁通的沒錯!

若從紫竹材料的製作上,這種概念是可以接近量產,但還是需要深入的回饋控管精密度,

基本上是比帶根大頭簫簡單得多!



没错,无论声学建模还是实践工艺,厚壁大头箫确实更难处理!但就是这?#31616;单的“长尾北箫”,至今制作界还是胡乱对付的多。大致还在争论划线板百分比的水准。即使邹箫,也多有筒音三八度以上音不准等问题。


至於內徑曲線的精密控制不僅在尺八上這麼做,手工長笛亦復如是!

量產規模其實是在容頂~差的範圍,長笛已是量產的樂器,在精密控管生產過程下,

量產有其一定水平,但要求更優越性能的演奏家,仍然需要名家手工長笛細調,

以達演奏上的完美音色與性能!



就长笛而言,大方向上的性能基本是有共识的。昂贵的手工长笛主要还是以收藏为主。即使顶级的专业演奏家也不是多数人都会去修磨长笛调音的。只有乐器的基本性能有保障的前提下,无论通过“选”,还是自己“细调”,无非强调个性化的追求,和笛箫制作界普遍的“极品”、“精品”之忽悠,情况还是不同的。



製簫也一樣,可以用一種規格來量產,也可以依竹子的多樣化,製作出適才適用的最佳狀態,

其可能性其實很廣的!了解越多,實驗越多,越發現其可能範圍,可謂條條大路通羅馬!



是。从远景上说,笛箫制作技术、工艺的可能性方向,有很宽广的天地。但笛箫制作比较特殊的情况,是制箫依附于制笛的普遍情况。笛音有膜,制作的问题多掩盖于演奏奶O,箫有文气,反过来影响了大众竹笛的价格。水涨船高的行情中,唯有制作技术微不足道的提升,拷问着社会风气物欲横流的良心,反衬出民族习气不求甚解的无奈……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0-10-27 09:47

过于任意的竹材,太个性化的问题,自然要凭经验去对付了。

不僅經驗,還需對原理的深入,因材製作是最佳製作,也是最具挑戰性的製作



传统“北箫”基本以长尾为主,我的推论,是这里面还是有一定缘由的。只是自古以来没有人说出些具体的道理。出音孔(或助音孔)以下尾过短,少数实践自然可行,量产意义上和无尾箫的制作难度估计已很接近。


長尾管的形成原因,依我推論是經驗的累積,一定的材料,簡單的製做法,留著長尾對低音的厚度有關,

若能掌控原理,短尾甚至無尾也能製作甚至更渾厚的音色,留著長尾段原理上是可導引低音域的副半波

好像彎管製作也有讓低頻波的順勢作用,但很重要的是波組的歸合度



說到這我提一下,我說歸合度有人持否定態度,有位退休的管樂教授,是著名音樂家,來山交流,他驚嘆文松簫的音色,

問我如何做到?我說歸合多重聲波,他就說不對,頻率問題,與我爭執定音孔距離的重點等等,他留下結論,

我說的過程他不認為,但結果很肯定,我只能說如果你走過了,就不會以學理認定一切,不久前他又來了,

這回沒有爭執,暢談音樂與合作方向



基本上各組頻率對了就對了!但是頻率的量測需要客觀的吹奏配合,力道、開口率若有差異,量測就會偏差,

歸合是在一個狀態下,讓多重聲波重疊,高吻合的重疊,這不僅需要頻率一樣,相位也要一樣



我个人以为,制箫主要解决两大类问题:频谱、能量,而这两个问题有时又有关联。至于相位,我认为还没有必要那丑妍狀鴔煄芋X—气柱振动时,每个开口(吹口、指孔、出助音孔、管尾)都是发声器,听者(或者测量仪器)的位置不同,则距离有别、高低频到达的相位差也千差万别。当然,设计时可能需要设定比较主要的发声部位,以降低不同发声部位间的互调干扰。而之所以乐器性能在制作时过于依赖吹奏的校验,以至于据专业笛箫演奏家都觉得,再好的箫到手中还要经过自己的调试(包括尺八领域的海山据说也是如此),我个人推测,和乐器在设计、粗坯阶段的声学频响不佳有关。频点补偿法虽可以强行将频谱尖峰上的偏离拉回,但对控制顺畅(基音高与音色)有难以评估的阻障。只有基础频响好,才可能实现吹奏者奶O(我把他比作音源)范围内包含的任意音响效果之顺利实现。


頻譜與能量是結果量測,調整過程其實是需要相位的吻合,想想簡單的馬達伺服電路,除了頻率(轉速)的精確控制FG,還需要相位的精確控制PG,

這原理是一樣的!你可誤會我說的相位意義,聲波各倍頻波組的頻率與相位,不是收音或量測位置的相位



良好的樂器也需要正確的使用方法,為何我堅持當面試驗?至少能確認或觀摩如何正確使用;



再好的箫到手中还要经过自己的调试?

個人有其吹奏習慣,如果不影響內徑下做一點吹口斜度調整都可以,若更改音孔容積或內徑(曲線或斜度)的一點點改變都會影響重疊吻合度



就某种程度上说,文松老师所言的声学,主要还是基于验证制箫技术时的声学指标量?设计阶段,或者说调音中,如何不凭借技术手段方面,文松老师有没有可以共享的管道声学方面的心得?或者说,调音时发现有声学缺陷时,下手修磨主要凭经验来决定部位、尺度呢,还是有一定的声学关联思路?


驗證或調整過程,乃至設計之初都需要聲學原理的基礎來進行,我說的"可能性",例如以一種曲度,固定音孔距離,選適當的材料來做,

也可以變化曲度,不同音孔距離調整,以配合不一樣的竹材,其結果會有很大不同,一樣到達理想時,有的補了很厚的土,有的磨得很薄了!

若要兼顧音色的通透度,材質共振效益與聲波能量,我認為還是以適才適用為理想



我會寫下製簫的心得書籍發表,這不容易簡單敘述,調音時發現其聲學缺陷,調整下手的方向,雖是憑經驗,其實也要針對原理,

全盤了解聲波分布狀態,然後針對適當的位置動手,一個聲波可以調整的點有時是三五個以上,一樣可以調動它,但影響其他的副作用

就不同,所以經驗也需要原理的輔助.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0-10-27 09:47

没错,无论声学建模还是实践工艺,厚壁大头箫确实更难处理!但就是这?#31616;单的“长尾北箫”,至今制作界还是胡乱对付的多。大致还在争论划线板百分比的水准。即使邹箫,也多有筒音三八度以上音不准等问题。


普遍長尾北簫製作還有很大進度空間,這話一說可能引其不滿;曾經在上海交流,我吹後發現都一樣問題,吹沒幾個音放下被誤會我看輕北簫,

我後來也實驗製作紫竹簫,一樣達到理想共鳴深度,不是南北簫問題,若能虛心接受缺失,才有進步機會!



就长笛而言,大方向上的性能基本是有共识的。昂贵的手工长笛主要还是以收藏为主。即使顶级的专业演奏家也不是多数人都会去修磨长笛调音的。只有乐器的基本性能有保障的前提下,无论通过“选”,还是自己“细调”,无非强调个性化的追求,和笛箫制作界普遍的“极品”、“精品”之忽悠,情况还是不同的。

長笛演奏家與製作家分得很清楚,不會做自己不專業的事,樂器若已是成熟階段,演奏家不需要摸索自己那裡動這裡試的,我自己的長笛雖是量產品

自己調過也更好操作共鳴了,某位長笛老師試過都肯定要拿他的銀長笛讓我細調,若不是很確切掌控原理,這是很冒險的行為!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0-10-29 19:56     標題: 風衣先生接續論述

声学中应用相位视角,通常多为声场分析的领域,比如建筑声学等。

以基础声学看,除非关系到同频波干涉,多数情况下只是三大方程(体积速度连续方程、声压连续方程、热力学物态方程)下声压、阻抗、能量的求解。套用“声—力—电类比”的思路,大范畴无非频响和必v之相关性。

可以说,线性声学在根本面上,原则上并不考虑细微的相移可能(π/4,π/2,π这类特殊情况除外)。

即使以“声—力—电类比”来处理声学问题,基本上也如同“模拟电路”(港台叫做“类比电路”),一般只考虑“频率响应”问题,通常只涉及相位正反之极性反转。脉冲和数字电路中,才有大量的相位问题。比如文松老师举例的步进电机伺服电路就是如此。但这个0、1二进制态下的“相位”概念,大体上主要是为解决同步问题的一种拟名,和基本的“相位”概念在数学本质上是不同的。

从实践说,量测出的复杂波,不同位置间的相位确可以比对、鉴别。同一位置量测出的复杂波本身,无论谐波关系是否线性准确,不存在、也无法比对、鉴别相位。频谱仪的原理,无非就是内置“快速傅里叶算法”电路的一种“时域”——“频域”的求解。所以,文松老师说的“相位”,若非吹口、指孔等位置间的“相位”,不知道是什互萓魽H不知道如何度量、计算?

至少,到目前而言,文松老师所说的一大堆名词,除了可以想象的声学测量意义,基本无关声学原理的申明。

工法的讨论,通常至少提供二维的状态量描述。比如,判别上把手、下把手问题的标志,尺寸大小和音频高低的关联,诸如等等。控制的精度,或许由经验来把握,无法定量说明。

而理论的探讨,不光涉及范畴的归一,还有专业术语上两岸三地的习惯差异,也需要不断地磨合。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0-10-29 19:57

在簫管多重諧波(泛音列)中好像不存在相位差移問題,因為同一聲源而起,
但就實際製作與微調過程中,相位問題會呈現聲波的相生關係與相剋關係,
相生關係讓響應與靈敏度提高,其實也就是聲波相位吻密重疊所造成
相位不吻合就會造成聲波的相抵折損,相位的量測可以從聲波的重疊度,
與響應效率發現

頻率量測存在著吹奏者的客觀力度與開口量,尤其單一泛音的量測
存在很大的飄移(不穩定性),所以頻率的檢驗只能是在初步的階段
進一步深入的吻合度,需要理想的吹奏狀態,緩急兼具口風讓多重聲
波同時出現.然後檢驗重疊狀態與頻率偏移

檢驗同時存在(出現)的聲波才能了解其吻合度與個別差異,
理論只是輔助大致方向,製簫設計與調整過程,很重要是活用原理,
透過現象看本質,也透過原理了解現象,且不斷實驗會有比所了解的
原理更深入的體悟,這體悟常常不是從原理推敲而來,而是新發現!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0-10-30 10:28     標題: 风衣

1、以相位来解释箫的非线性问题,不是不可以。我目前的研判,大致的方向是相速度、群速度、波阵面相关的管内n次波研究。管道短而粗(相对音高频率而言)到一定程度,这个“非平面波”的问题,其影响力是不可忽略的。

2、多谐声波通常存在倍频波偏移,即所谓的n倍频波的尖峰值,事实上往往并不是准确的倍频关系。这个频偏的原因,不是不可以用相位来解释,但这种解释方式,在理论上存在化简为繁、事倍孕b的问题,即使声学理论专家也很少这样分析管道声学问题。在实践中,多谐声波作为复杂波,所谓各频率下的分量,是等效层面的分解,并无事实层面的独立性。这种分解和分析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无论频谱仪还是电脑分析软件,无非“快速傅里叶变换”。

3、在“浅议洞箫制作的声学原理”这一专题的40楼,我所提供的测音软件,不光可以形象化地图示多谐声波的频谱,也可以精确测定各尖峰(谐振点)的绝对频率(赫兹)、相对音准(音分)、声强(分贝)。我觉得,这种多谐声波频谱的准确性控制和能量控制,才是文松老师所谓“相位”问题的真实解。

4、这个“相位”的控制,或许涉及技术之机密。但这个“相位”如何测得,是否可以请文松老师分享一下技术手段?

5、只应用“声学理论”,自然无法制得好箫。但既然说到“应用声学理论”,我觉得描述上应更严谨、明确和有内容。不

然,名词越多理念越混乱。就像经验之分享,若适用性列明、方向趋势鉴别法,即便精度控制有所保留,也是有价值的。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0-10-30 10:29

製簫歸納為聲學或應用聲學,我認為不是那麼重要!那只是在學術上的分界,不是發表學術論文,我避免講太多理論,
不讓簡單的東西複雜化!我分享的製簫最關鍵核心是歸合多重聲波,歸合其頻率與相位,熟練吹奏比較不同歸合程度的簫,
不需借助儀噐也會分辨,這是經驗的累積與學理的輔助,逐漸掌握關鍵技術,避免了靠運氣與摸索;只要有一點聲波實務經驗,
相位檢測可以由複合聲波的波形與響應看出,但很重要的是客觀的吹奏氣息,緩急兼具的對比度與氣息角度,因為是由人吹的檢測,
吹奏的方式客觀程度與穩定度變得很重要,這也是我認為製簫的進階關鍵與吹奏基礎有很大關係,檢測儀器反倒是很簡單,
製簫的理論也不深奧,細微的突破會變成關鍵技術,其實在於吹奏的檢驗能力

我曾實驗過,幾把歸合程度不同的簫,讓人挑選,真正能察覺差異的人少之又少,即便是專業人士也一樣,
多數以自己的吹奏方式來驗證音準,經常為了配合對方吹法的音準,我需要將歸合的簫調離其吻合度,
漸漸濃淡音色美學被普遍接受與喜愛後,吹法改變了,連科班生都熟練於濃淡加壓,多重聲波吻合的敏感度高了,
漸漸的歸合程度也被重視了!

吹奏基礎若沒培養出來,好的簫是什麼性能可能也會因人而異,這也是我認為簫還正在萌芽階段的原因!

原理也不是不重要,製作的經驗需要原理歸納,找到精確道理與原因,那才能目標明確,把握理想結果.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0-10-31 11:44     標題: 風衣

吹奏能力固然很重要,但过于强调这一点,正是笛箫大师普遍挂名“监制”“精品箫”“极品箫”的滥觞,这也同样是那些批评“文松箫”只适合“文松嘴”言论的立论基础。以至于制箫的讨论总陷入“你吹的不如谁谁谁,哪制得了好箫?”、“你制不了好箫,谈什?#22768;学原理”、“你说你的箫好,我说我的箫好”、“名家多用谁的箫,就是谁的箫好”这样的口水纷争。

制作笛箫的核心问题,不过是实践经验和声学理论而已。吹奏的校验,技术上理应是第三方的“主观”评测,而这一“主观”评测,辅以岁月的考验,或许才能变成“客观”的评价。目前笛箫制作界的现状,普遍重经验而轻理论、讲理论而不学术。经验方面,不光是愿不愿意与人分享的问题,还有无法说清的“天赋”、“感悟”和“缘份”。理论方面,定义不明确、词义乱通感,讨论稍一深入,往往就无法自圆其说了。不把经验领域的简单问题复杂化,同样,也莫把理论领域的复杂问题简单化。我的理解,这是恰当的态度。

而将“频谱分析”中的频偏现象,若视作“频谱包络”“波形”上的“相移”,这实际上反倒是理论层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了——只要明白复杂函数之傅里叶展开的基本理念,我们就可以了解一个真相:这些频谱上的谐波,并非独立性的真实存在,而是可等效合成的若干分解项。数学上的这个“时域—频域”转换,级数之间不存在相位问题,只有角速度(或者叫频率)的整数倍跳变。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0-10-31 11:45

我不是要刻意強調吹奏能力,這是一個基礎方向認定,我深刻體驗吹法改變,朝向目標就不一樣,
好比我最近都吹超長低音管,不久前所製的這些極限長度低音管都需要再做調整,因為以前沒長時間練過
超長管,只是短暫試吹,長時間適應了低音的渾厚度口風後,就會發現原製作還有不足之處,還有進步的空間,
也是因為吹奏進步所帶來的製作成長.

我所說的客觀吹奏驗證,是很重要在"客觀"兩字,開口率不變下變化出口率來變化氣息速度,來檢驗高低八度,
所謂客觀維持也就是開口率的維持,因為開口率變化,即使簫音準很正常也會吹出浮動音高

樂器性能是很客觀存在,是可以檢驗的,透過實際應用來驗證,不是誰說了算!還好我不是閉門造車,
經過廣泛檢驗性能,能實際在舞台上發揮應用更重要;所有立論都可以驗證,有正確的吹法可以示範,
經過示範與指導後多數人很快就可以自己實現印證性能差異,透過力行來印證學理才有意義,不然會成為空談.
吹奏檢驗的重要性還是必備基礎,但也不是因能檢驗就能達到理想目標,那只是個最基礎中的基礎.

頻譜所能看的我十多年前就倡導,到後來我發現頻譜分析還是個粗步方向,進入深入之處,它仍不夠,
可惜我認為更簡單精確的相位分享,你認為是越複雜,你有你的立論基礎,你就用你的方法吧!
也野i以殊途同歸也不一定.  

我認為製簫方向應該明確化,目標在哪裡?目前有哪些問題,針對現有問題先解決,實際動手實驗,
若沒有力行,都淪為空談,實驗下去,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原理是什麼?過程與結果是什麼?
掌握越完整後理論基礎也應該越清楚了!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0-10-31 13:36

引用:

[目前笛箫制作界的现状,普遍重经验而轻理论、讲理论而不学术。经验方面,不光是愿不愿意与人分享的问题,还有无法说清的“天赋”、“感悟”和“缘份”。理论方面,定义不明确、词义乱通感,讨论稍一深入,往往就无法自圆其说了。不把经验领域的简单问题复杂化,同样,也莫把理论领域的复杂问题简单化。我的理解,这是恰当的态度。]


製作經驗上的"悟",領悟、體悟..確實很重要!我的經驗是製笛簫的原理很簡單!但實踐需要"悟",不是努力推敲學理來的!
經常是放空後的靈光乍現!這種體悟別人不一定能借用,有道是:走過方知來時路。悟來的也野u是道理很簡單的一句話,
講破無價值,沒有累積的經驗也無法派上用場,所以凡事沒有捷徑,踏實很重要,放空也很重要!

悟來的東西與原理其實是需要連結的,不然只成密招、絕招,那只是在一種狀態條件下有用,不同狀態又出現迷失!
常會出現很多覺得奇怪現象,也是因為沒有系統連結原理所致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0-10-31 21:28

以下是引用风衣在10/31/2010 4:04:07 PM的发言:

文松老师只要提供一张“相位”尚未调准时的测试图就可以说明问题了!

这个同声中不同谐波的“相位差”,虽然超出了我目前的知识水准和推理想象能力,但只要有一张波形测试图、或者测试原理图,大概还是能看明白的。技术测试也算是客观评测的一种,这应该不涉及制箫机密吧?

若不靠技术手段,微小的“相位差”只凭耳朵来分辨,那就不在普通人的能力范围内了。


一張圖沒意義,這還需動態吹奏變化,觀察聲波的變化形狀,加壓深淺的傅立葉狀態,雖然是很簡單的聲波,
卻有些know how,若對學理懂就了解,若不懂還是沒有意義!

熟練了相位吻合理想的狀態,習慣其加壓回應音色情形,基本上也可以藉由吹奏檢驗了解各音孔的歸合程度,
再透過波形的輔助驗證也八九不離十

試想頻譜分析藉由聲波分解倍頻分布狀態,觀察最原始的聲波不是更直接?只是須了解解讀方式罷了!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0-10-31 21:30

以下是引用风衣在10/31/2010 4:28:12 PM的发言:

经验有经验的厉害,理论有理论的前景。

讨论的重点,本不在“经验”与“理论”谁更重要。只是,制箫界普遍理论水平较低,而又各持一套说法,相互之间无法沟通。每一种说法,只要对相关术语深入考评,往往不能自圆其说。讨论到最后,实际上总是归结到“文字说法并不重要”、“制箫关键还在实证”,而这一“实证”,最终仍归结到“自我心证”。

不然,总是挂在嘴边的“声学理论”、“流体力学”、“相位归合”、“回压泄压”,就只是印证实践经验的一些名词而已。声学理论中的那些原理?弹性流体、粘滞流体、低速流体、高速流体?实测相位还是感觉相位?压强还是压力?气压还是声压?不深入研讨,虽然仍可以在经验的范围内凭感觉解决问题,又何必要挂理论的羊头?

这并非抠字眼、咬文嚼字的咄咄逼人。理论的探讨,应该有基本面上的严谨。就好像,陈正生老师的那些笛箫声学和工艺规范化的论文,以理工科的要求来看,连本科毕业论文的水准都没有,但已经是很有建树的行业范文了。


我認為理論若無法付諸實行,還是在論的階段,我沒想花時間繼續討論原理,原理有夠多的人可以討論,我比較重實際實驗,
做出能發揮效用的作品比討論更有意義!製簫沒有多深厚學理,只是勵行罷了!完成理想性能的樂器,而且不是偶然,
能一一控管一樣的品質,且規格不同,那才是掌握理論與實際的實現,即使是憑感覺能完成好作品,我也會讚賞!

不需談太多理論,把問體解決,實現理想目標最重要,而且不是一個人肯定,普遍的專業人士都肯定,那就不錯了!
即便如此,還有努力的空間,還有成長的機會,點滴寸心知!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0-11-1 07:49     標題: 風衣

多重声波的概念,其实是显而易见的。无论箫兄曾经翻译过的“尺八设计”网页,还是比较专业的音乐学资料(包括长笛音色机制、调音理论),都揭示过音色的主要区别,就在于谐波的组合。

弦乐器,由于弦的长宽比极大,基本上弦本身的发声几乎都是以基波为音高,N次泛音为成分的混合音,经由乐器材料传递、箱体共鸣染色,成就各种弦乐器的识别音色。

管乐器中,气柱长宽比远小于弦乐器的长宽比,而气体弹性的线性度,又低于弦之固体弹性的线性。加上开口部分的气柱振动,都会因声能量辐射引起的“同振质量”之牵引,从而拉低共振频率(即所谓的管口校正)。因此,气柱振动的N次谐波,往往并非像弦乐器那样精确倍频。这也是自古以来认为“竹声不可以度律”的物理本质。

基本道理无非如此!至于调试手段,目前确实主要还凭经验。工法手段有所保密,非常正常,但原理上的分歧,完全可以公开讨论。除非只念单词式地抛出些名词,基本理念的通达,只要粗通数理,所有工法间都是能够互通的。

确实,只在内径一两处下奶牷A虽然可以解决八度问题,但谐波中各倍频成分的校准通常是未顾及的。高低八度转换时,不改开口量、不改口风角度的强调,确实是有道理的。但“一个音”(无论是“归合好”的多重声波还是普通北箫声波都是复杂波,都不会如音叉那样纯净)中的不同分量间,居然可以有“相位”的问题,这显然是无视基本声学理论的经验之谈了!

如果总是说,懂的人不说也懂,不懂说了也白说,那等于啥也没说。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0-11-1 07:50

以下是引用风衣在11/1/2010 12:25:01 AM的发言:

但“一个音”(无论是“归合好”的多重声波还是普通北箫声波都是复杂波,都不会如音叉那样纯净)中的不同分量间,居然可以有“相位”的问题,这显然是无视基本声学理论的经验之谈了!

如果总是说,懂的人不说也懂,不懂说了也白说,那等于啥也没说。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所謂一個音其實是很多音的複合,當然不會如音叉般純淨,不過透過氣息的轉換,
它是可由接近正弦波漸漸轉換到複合多重的聲波,是多重頻率與多重向量綜合而成,其重疊度是有跡可循的!
我相信已經有人在實驗了!




歡迎光臨 臺灣洞簫古調交流空間 (http://donsiau.net/bb/) Powered by Discuz!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