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文松製簫法獲發明專利 [打印本頁]
作者:
文松 時間: 2007-8-31 10:45 標題: 文松製簫法獲發明專利
彰師大副教授廖錦文博士為文松申請發明專利已獲通過,感謝廖教授協助資料整理與技術匯集指導,並出資申請。
專利名稱為:多重聲波共鳴洞簫之製造方法
申請專利的意義在驗證多聲波共鳴洞簫的開創性製作技術與其應用之藝術價值。將理論公開,不為商業考量.
專利年限為最短的一年,不準備延續保護期。
昨日收文通知核准,近期發證後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將會公開技術資料。
作者:
文慶 時間: 2007-8-31 12:37
恭喜文松老師


作者:
XUWU 時間: 2007-8-31 13:49 標題: 恭喜文松老師!!
作者:
muchild 時間: 2007-8-31 14:15
太感動了!!!
作者:
haihou 時間: 2007-8-31 14:16
恭喜文松老师。
作者:
磐石 時間: 2007-8-31 14:31
恭喜老师,衷心感叹老师的无私.
作者:
文松 時間: 2007-8-31 18:29
感謝樓上各位同好的熱忱心意!
作者:
桓 時間: 2007-8-31 18:46
恭喜恭喜
彰師大副教授廖錦文博士為文松申請發明專利已獲通過
这个……廖锦栋/文 这个 ……
作者:
飛飛 時間: 2007-9-1 23:36


:victory::victory:
作者:
axin 時間: 2007-9-2 11:04
恭喜、祝賀!!!
作者:
南詔譽兒 時間: 2007-9-2 13:48 標題: 恭喜文松老师!
恭喜文松老师!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是文松老师长期辛苦钻研的结果!
作者:
JuJu 時間: 2007-9-2 17:34
恭喜老師,辛苦的探研受到了肯定。
作者:
kwyang 時間: 2007-9-2 23:43
恭喜文松老師喔~
作者:
kwyang 時間: 2007-9-2 23:46
恭喜文松老師喔~
作者:
晚籟 時間: 2007-9-3 09:41
恭喜文松老師~多年研究的心血能獲得國家認定!!
作者:
文松 時間: 2007-9-3 15:45
謝謝大家!
希望多聲波共鳴簫在濃淡應用上受到更多人重視發展製作,
更多簫友能體驗與享受!
作者:
力道山 時間: 2007-9-4 00:31
不容易,可喜可賀!!
作者:
文松 時間: 2007-10-20 10:19
已接獲發明專利證書:
圖片附件:
發明專利證書961019.jpg (2007-10-20 10:22, 44.42 K) / 該附件被下載次數 202
http://donsiau.net/bb/attachment.php?aid=3254
圖片附件:
發明專利公文961019.jpg (2007-10-20 10:22, 29.8 K) / 該附件被下載次數 194
http://donsiau.net/bb/attachment.php?aid=3253
作者:
gbch110 時間: 2007-10-20 13:40
恭喜文松老師!证书好美噢!
作者:
桓 時間: 2007-10-20 18:45
2026年~
作者:
文松 時間: 2007-10-21 11:31
QUOTE:
原帖由 桓 於 2007-10-20 18:45 發表
2026年~
若持續繳年費,最長可有十年保護,.
作者:
大空 時間: 2007-10-27 21:52
恭喜文松老師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網站已能查詢到此項專利:
http://patentog.tipo.gov.tw/tipo/ttswork/_T6.pdf?371078700
讀完專利全文後
後學有幾項疑問及擔心請教文松老師
因為不懂此項專利的範圍和定義
也可能是資料未完整公佈
為求自保且尊重文松老師,特請告知
台灣簫笛界朋友多半有過動手製作.修改樂器的經驗
專業者不多,業餘及有興趣者眾
個人也斗膽做過幾把不成熟的作品
在本地幾位製管者之間
文松老師的作品質素向來深受肯定
若說您是製簫界的第二
肯定沒人能當第一
其他人偶有能製出多重聲波共鳴之洞簫
但作品的穩定度,技術的成熟性皆不如
姑且不論作品等級何如
很多製管者的步驟都與您極為相似
(日本尺八製作的步驟也極接近)
在您申請專利獲准後
請問是否意味著小弟和其他人若使用同樣步驟
製出有多重聲波共鳴的洞簫
即為侵犯您的發明專利?
文松老師
很抱歉提出這樣敏感的問題
在智慧財產盛行的時代
個人不得不謹慎
雖然我從未進行公開販售洞簫
但也不希望違法侵權
作者:
文松 時間: 2007-10-27 23:09
謝謝大空兄的意見!有關問題回答如下:
我所申請專利的範圍是製作方法,其步驟經由多聲波控管的過程,如果因為專利公佈後完整模仿製作流程才算侵權;利用不同工法達到一定多聲波共鳴功能則不算.
條條大路通羅馬,我只是以我的經驗與理論基礎創造出一套工法與驗證過程,讓簫能多聲波共鳴,且其共鳴深度與多重度都有驗證依據基礎,控管品質達到一致水平.
日本製作尺八的性能雖然很嚴謹,已經具備很成熟的製法,累積眾多深厚基礎;不過其製成方法與我的控管與驗證方式完全不同,其結果也有所不同.那只是對尺八的製作方式,無法套用製笛或製簫,不同吹口乃至粗管細管、超細管...
我的方法不只可以製簫、尺八、笛乃至製作類似ney的吹管,都可以控管其理想共鳴性能,不管任何吹口樣式,任何粗細管徑,都可以用一樣的逐步驗證過程來完成一致理想性能.
從申請專利至今已經過一年半(好像近兩年),我已經實驗以同一套驗證過程,但不同製作工法來完成理想性能的目標;實驗是沒有停止的,近期的弧形外切性能更開創另一樂器特色及演奏應用空間.
研發自己所熱愛的樂器是快樂而踏實的!今後還會持續下去,專利申請只是驗證其技術價值罷了!
作者:
大空 時間: 2007-10-28 17:45
QUOTE:
原帖由 文松 於 2007-10-27 23:09 發表
我所申請專利的範圍是製作方法,其步驟經由多聲波控管的過程,如果因為專利公佈後完整模仿製作流程才算侵權;利用不同工法達到一定多聲波共鳴功能則不算.
感謝文松老師詳細的說明
這樣就可放心了
有老師製作出如此多頂級的作品來嘉惠簫友
實是我輩之福
作者:
文松 時間: 2007-10-28 23:39
我認為這只是拋磚引玉,簫的發展還在萌芽階段,有待更多人重視它的發展,一起參與投入!
作者:
風笑簫 時間: 2007-10-30 02:37
QUOTE:
看不到正確的 pdf 文件。
作者:
yucongtian 時間: 2008-8-22 22:50
敬佩
恭喜
作者:
三只耳朵 時間: 2008-8-24 00:10
恭喜文松老师,这是制箫工艺的一个重大突破,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大贡献。
作者:
文松 時間: 2008-12-27 11:11
感謝諸位簫友的同賀與肯定,我覺得這是大家的新里程,吹簫之樂樂無窮!
從[但識琴中趣,何勞絃上音]的形而上哲學,到簫聲隨心所欲的舒發,
不須言語,點滴在心中.
幾度都想停止製簫,有時也會懷疑,我把簫做困難了!傳統製簫沒這麼困難的!
經過了幾年的驗證下來,製簫過程雖然繁複困難,但吹簫變容易了!簫聲與曲情變寬了!
以前在科班所困難練習的嘴唇掌控八度音準,現在已經不需要這麼複雜困難來練習操作之法,
很簡單的氣息強弱收放,簫很靈敏聽話,給多少回應多少在簫聲中..
有了更多的驗證,不僅專業很需要利器來發揮,業餘愛簫者更需要簫的豐富音色與簡單操控之良簫,
不僅資深吹簫者需要好工具,初學者更需要容易入門而精確的工具,讓入門門檻降低了,吹簫變簡單了!
而進階者可以因簫的高性能拓展更深簫藝,展現獨奏曲的藝術價值,有演奏家以文松簫作曲,音域寬了,
張力大了,曲風曲情都拓展了,這也是堅持一刀一琢的辛苦之路,持續的價值與欣慰!
本來想公開了多重聲波製簫之法後,就可以放鬆專心吹簫,不過需求仍不斷湧進,製簫不難,製好八成性能也不難,
製好完美性能就不是營利者願意做的,需要投入研發的經歷與精密細調與驗證功夫;以往我常以時間拖過不是真
正的需求者,有些只是一時興起,但是持續著數年的期待,文松於心不忍,因此決心努力以赴!
希望很快的將來,有同等級簫問世,文松就會停止製簫,專心遊藝於古調與閒心山水.
作者:
chatte 時間: 2009-4-27 13:01
大德
作者:
二泉映岳 時間: 2011-1-31 20:09 標題: 太有才了
班都不想上了,改行学做文松箫
作者:
漠僧 時間: 2011-11-12 00:30
接连几日在廖师论坛游逛,今日特注册进站。感我廖师之师德巍巍,于中国传统文化,于天下爱箫之人,其心赤,其情切,其意谆,而才艺卓绝。我等后辈当承神接韵,精进不止有如廖师……
作者:
文松 時間: 2011-11-12 17:12
感謝厚愛!過獎之處不敢當!
歡迎加入交流!
歡迎光臨 臺灣洞簫古調交流空間 (http://donsiau.net/bb/) |
Powered by Discuz! 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