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發表文章 廖錦棟
|
|
|
關於換氣
吹簫與其它吹管或歌唱的換氣方式都一樣,需要用到腹腔來吸氣,這道理很簡單,但有不少自學者,或甚至知名的藝人,方法錯誤而不自知,直到身體出狀況後才發現基礎的方法錯誤.
有人提到氣胸,我把這話題說一下,絕不是危言聳聽,這案例是確實發生的.在南管的傳統傳習過程中,沒有老師講解吹簫的原理與基礎,只有"跟嘴唸"旋律,口授的老方法學習,因此這基礎問題現象普遍出現在我所遇到的簫友上,因此我經常注意初學者(甚至資深人士),吹奏時的換氣點,並於私下建議需改善的朋友,其中有人就曾發生過氣胸而停吹一段時間.也有身體虛弱者與吹簫有絕對關係.
若沒有把握自己換氣點是否下及丹田,請旁邊的人觀察一下,你的吹簫動態,在你不注意的自然吹奏下,浮動的地方是在腹部或胸部.若是只在胸部,而你每天只吹奏半小時,那也無妨,當然改善是有益,若每天吹奏一小時以上,那長時間對你的健康會有所影響,最好練習腹式呼吸.
簫聲雜音比
我常建議簫友多講究簫聲,追求好的簫聲,最近與從事工程技術的簫友又談到簫聲問題,我用了個工程上,對信號處理的評價名詞[信號雜音比](S/N)來比喻簫聲,在這裡也分享一下!
簫聲的乾淨程度可以這樣來比擬,簫聲與雜音的比例是多少?
簫聲可以追求簫聲的音域寬度、厚度與純度等變化,總之是簫聲音量與音色的變化除了簫聲外還會吹出雜音,這雜音出現於口風不集中而出現的虛聲、氣聲與散聲。
追求雜音的減低,才能擴大動態範圍,讓纖細簫聲可以出現,可以迷人,也可以突出大音量簫聲的結實度與厚度。
有一種故意的雜音,那是偶而應用的效果聲,但不是常態的,就好像有些廣告故意剪接雪花雜訊畫面穿插,但若雪花雜訊一直存在電視螢幕,那已是收視有問題了!問文松老師,是不是理論上,每一枝簫也可以吹到超高音無雜音呢?
小輩在一把簫可以上第四八度而自少雜音,但不常用...
問題是...小輩常用的一把簫(因愛它的低音...),老在超高音有一點點雜音... 而上第三八度中後段很難(A以上),往往要大變口風角度和氣的速度,感覺不好...如果針對超高音設計,是能達到好吹又乾淨的音色.
不過這有一點取捨問題,通常是維持第三八度A以內就很理想了.
簫也不太表現超高音,不過若以琴簫而論,我最近的作品是四個
八度都很好吹.
這幾天尺八心得分享:
適應到後來發現用到上唇的內緣出氣,音量與共鳴都可以兼顧。
印象中神崎憲老師吹奏的上唇比較突出又鬆馳。這樣在俯仰時比較順暢。
我發現這是上唇內緣的口風,比較起用上唇前緣比較不會受唇狀況影響,
因為內緣通常是與下唇含著,不接觸空氣,是比較平的地帶,對出氣的
順暢度也有幫助。不過出氣角度需要調整到適當的位置。
這樣也可以讓嘴唇放鬆,讓唇部自然一點的吹奏
以前聽塚本平八郎先生就是強調要這樣的放鬆口風吹奏.
上回有人提到口風要鬆的問題,今又有人問到對鬆口風不解,尤其如何吹高音等問題.這問題我的體會是"上唇"的關鍵問題:
吹簫是由上下唇所控制下的氣流(氣束)與簫吹口所產生的氣鳴,上下唇的互動關係有微妙的角度變化與氣束的集中度。說來複雜,先提個使用到的〔上唇出氣位置〕,我把它歸類為上唇的〔內吹法〕與〔外吹法〕,內吹法是上唇放鬆,氣流由上唇下偏內位置與下唇互動關係變化出氣角度,用到上唇較內緣,當吹高音時,上唇也維持鬆弛,只是下唇變化開口量,配合氣流大小來變化高低音,這就是鬆口風典型。另一外唇吹法是上唇變化鬆緊,主導操作氣束的變化強弱與角度,這通常會用到上唇的較外緣,這在吹高音時也會以緊口風(上唇張力下抿)操作。
我覺得一般的學習過程先由上唇操作法容易入門,而下唇操作法才是比較理想的口風方式,其比較優缺日後再談,大家檢驗一下自己是怎樣操作口風變化?高低音、大小聲變化時,看看嘴唇是怎樣變化?
初學階段需要微收上唇比較容易集中,不須太用力,說是容易實際上變化需要自己體會,絲毫之差就有很大變化.一面聽簫聲,一面掌握變化,省力又簫聲明亮的高音才是理想位置.
外切式口風需要寬闊的口風,音色才會出來,若只用小範圍出氣,可以吹純聲或小音量,音色不會飽滿,外切吹口的飽滿音色必是寬闊口風,不會是圓口風,應該是橢圓與細扁的變化.其扁口風之意不是壓抑口風,這音色差異很大,鬆口風的平闊口風的扁,不是壓抑上唇的扁口風.
大家吹簫時,口風是否會適應於高音區,或低音區?
覺得吹得很順時的口風,吹高音與吹低音的交替變換時,有什麼現象?
留意一下,持續的高音區,或持續的低音區,突然變換另一區域的現象.
或你都使用同一口風?
我想討論的問題是口風的"定型性"
當我們持續吹高音區,連續半小時,或更長時,口風會適應(定型)於高音區.
若連續追求渾厚低音,最佳共鳴低音,持續一段時間,口風也會定型於低音區.
通常的八度跳的高低轉換,這樣的適應能力是基礎的練習,那樣的低音其實不是最佳厚實的低音,只是能吹順的音區變化而已.
口風的定型問題發生在有一定基礎的過程中。
我發現學簫過程有以下幾階段
第一期:收攝期
口風散,吹低音厚度夠,但帶氣聲,高音吃力,經常出怪聲,超高音上不去
第二期:適應期
口風可以掌握集中,高低音吹奏已順利,但吹高音大聲,吹低音小聲。
第三期:進階期
口風的控制能力的提昇,高音弱奏與低音厚度的追求與掌握。
音色變化與泛音列共鳴音色掌握。
在進階期以後,口風的定型問題會出現,因為對於音色的追求,會發展出多組吹奏口風,滿意的各種音色已經出現過,就會想辦法維持,就知道自己的口風控制靈敏度有沒到達,若一直習慣於一組口風的人,這問題自己不會發現。
口風的定型性是因為持續音階範圍的慣性,對於突變需要時,馬上就定位的適應速度會因最佳口風的換組過程影響。一般而言,高低音變化只是口風鬆緊變化,但最佳共鳴口風需要更細度的變化,尤其維持極致音色的音區大變化。
我還沒有聽到過具有這樣完美變化性的演奏,也許這樣音樂不多,也許吹奏者故意不這麼表現。而我是在學習中。我覺得這難度在唐口上更具挑戰性。
說簫是傳心之器,對於吹奏的氣氛營造與情感抒發,表現的方式是如何?
嚴格來說,音樂沒有絕對的意義,旋律並沒有絕對的意思表現,只是一種樂思與美感的傳遞.透過演奏者的詮釋,但聆聽者聽到的感覺不見得與演奏者一致,這並不代表不知音,我認為只要引起共鳴,音樂的意義就達到.
簫的特色是它的聲音柔性感人,表現它的獨特優點,我的處理主要有幾個方向:
1線性漸層
簫聲的處理或旋律的變化中,線性的漸層方式是重要的質感表現.這是一個漸變的方式,讓聆聽者感受到一種平順度,這與下一重點互相輝映,讓層次感出現.
這包含強弱的漸變,音色的漸變
2傾訴
我喜愛吹奏吟訴的簫韻,這特色在於樂句中讓抑揚頓挫出現,適時順暢的收與放,這收放之間,好像牽引者聆聽者的心弦,讓樂章好像不斷傾訴的心聲.
收放的傾吐模式與強弱漸變互相輝映.
3平緩
在簫的意境上,慢曲比快曲更能表現,舒緩的感覺,從容不迫的韻律是簫曲選擇上,或演藝的優點,我比較喜愛這一類的曲子,甚至將曲子吹慢,讓其風味寬闊舒緩.
4纖細性
點點滴滴,一強一弱,纖細如思的操控性,這是簫曲很重要的質感,即使是出音收音,都操控其質感,很自然的流露而不是刻意的雕琢.這需要在平常間就熟練操控駕馭樂器性能的基礎,一切都在自然的抒發中呈現而出.這也一種美的質感.
趁著大家在討論到尺八或唐吹口,我從物理上的角度來談一下吹口的風阻問題與簫聲的關係.
大家都知道唐吹口與日尺八都是外切型吹口,它與u或v吹口在簫聲的純度上是有差異,這又出現在於變化範圍的問題.
外切型吹口的吹口弧度大,因此一般吹起來風阻係數大,簫聲帶有強烈氣聲,其聲波都帶有高頻諧坡,相較內溝型uv吹口,uv型顯得乾淨許多,因為吹口弧度小,很容易就可以得到簫聲的一定結實度.就學習過程來說,uv吹口容易掌握,因為吹口縱軸的容許範圍比較大.出音容易.
雖然在一般比較下,外切型吹口是風阻比較大的,不過透過口風切角的精密掌握,它卻可以吹出幾乎是物理上的純音(正弦波),是uv吹口所不能及;原理在於外切型吹口雖然弧度大,但與嘴唇的關係是比較接近的弧度,經過嚴密的訓練後,吹口的縱切角與外切角一致時,它可以出現無風阻的吹音,因為銳利的大弧度吹口與入氣成為順氣角度時,風阻是很低的.這是uv吹口無法到達的純度.
我經常提到外切型吹口的變化幅度大,但需要配合精密的口風控制能力,
它的變化性有下列幾項:
1音色的變化
純度與氣聲,的變化
多諧波共鳴與單主波的變化
2強弱的動態範圍張力變化
3俯仰的音高變化
口風與音色控制
音色在樂器本身上佔重要因素,例如材質,吹口,音孔與內徑曲線都有相當多關鍵因素,先不談樂器上的問題.就吹奏者的口風與氣息控制上可以改變音色/共鳴效果來說說.
簫屬於氣鳴樂器,兩端都是開口形氣鳴,聲波是由空氣在吹口處產生的氣鳴,其頻率為管長與開口率為其波長要素,波長越長頻率越低.根據這原理氣鳴樂器的聲音不是樂器震動的聲波,只是氣鳴腔的聲波,與材質無關,但實際上竹材的種類,密度確有實際的影響,我?而造成共鳴效果不佳,這才是大多數.
來說口風與吹口間的關係,這是吹簫者的功課,有幾個過程進階
1簫聲出現,但氣聲明顯,沙沙聲帶著簫聲,高音吹得很大聲,低音吹得很小聲,
覺得丹田力氣不夠.這個階段是還沒掌握到良好口風的情形.很多的氣都浪費在外,不是氣鳴用.
2.簫聲已經可以很清楚,也吹得很圓,但是低音不夠厚實,高音的音量小不了,低音音量大不了.這個階段已經有較熟練的口風角度控制,但對於氣束的縮放還沒有掌握好.
3.簫聲張力已經可以控制自如,但音色並沒有變化性,只有吹出單一種簫聲,不含多共鳴諧波的簫聲. 這種情形或有樂器的因素,在吹奏者掌握氣束角度與強弱上,還不夠變化微調的功力.
十餘年前,有位來自香港的專於絲弦琵琶的藝人,據說師承清朝宮廷音樂,他有高超的琴藝,卻流落無依,輾轉借住於一位簫友家中(後來不幸意外過世),他當時見我這位簫友吹簫,指點他,簫要吹出把烏聲,當時一直他無法體會他所說的把烏聲是什麼,而這把烏聲其實就是雙諧波的共鳴效果,就是高低兩個八度一起吹出來,我一直強調的共鳴效果,到四年前,這位簫友在寒舍品論簫時,才恍然大悟,提起這個故事.
在琴簫試聽中,張維良的吹奏對共鳴聲的掌握很好,曲風雖各有異,在音色共鳴變化上,他有深入於這方面功夫.
共鳴音色變化並不是用於所有的曲子,我是建議這口風能力需要練習好,可以收放應用於自己意境的表現上.給大家參考!
簫的共鳴有一部分在口中,
藏著等人問呢! 哈哈...
低音的共鳴有個重要的關鍵在口中,
口中往深度處含一口氣,在鬆口風時(低音域)這口氣可以協助氣鳴.
這是我在應用循環換氣時的習慣,發現低音效果更厚了.
我也曾與吹長笛者交流,發現長笛也有某流派如此吹低音.
這個應用是口風控制已經純熟者可以試試,若口風還無法收放自如前,先別打亂了學習基礎,口中一含氣,怕簫聲吹不好了.
ppwei 姑娘的問題可以分兩個部分來練習,
1.細高音長音練習,吹一個長音,例如筒音.5的2..
試著控制長音(先別腹吟的穩定音)收弱--轉強--收弱,這樣長音張力練習.
2.低音厚度的開拓,練習低八度音,鬆口風,讓低音渾厚感,上嘴唇放鬆,略前,下嘴唇略收,感受一下低音的濃度與厚度.低八度音反覆練習,
3.掌握好前兩項時,注意轉換練習,高/低八度轉換,嘴唇要變化口風鬆緊(唇縫寬度變化).習慣了分別控制,轉換練習也很重要.
"劳动号子" 朋友的問題,可能需要對著鏡子,吹奏的嘴形位置與角度做調整,去找到最佳簫聲的位置,可以由下嘴唇的前後變化(一點點就影響很大),改點口風角度,找到嘴唇的最佳位置,有利於氣束的集中控制,不分散.
低音的口風需要氣流慢,氣束寬鬆才會渾厚,這是低頻主音波,
要讓共鳴聲出現又要略強的氣流,在寬鬆口風之後,再練略強之寬鬆..
口腔是內部(舌根部)往下,讓口腔有個空間.唇部是下唇略張
高音需要氣流強,同樣口風開口需要使大力才會變高音,這是錯誤吹法
需要調節上下唇關係,使氣束集中,這樣不加力氣就可以增加氣流
焦點越集中,可以越細的高音,也讓簫聲越純而結實.
需要高音轉大聲則口風略開,同時配合的力氣也增加.
收放在雙唇的互動關係為主,力氣的調節為輔
吹簫若方法正確,對健康有益,我有幾個南管吹簫前輩,年紀都近90歲,依然健朗能吹.
我照片中是彈南琵琶,南管曲子要背譜靠彈琵琶吟唱,這是"學簫拾著琵琶",無意中南管琵琶也學會了.所以那是彈琵琶練簫呢!
剛剛提過口風與音色的控制,簫的性能問題也該講講,
不然有的簫怎麼也吹不出共鳴,有人不知所云,還以為我在瞎吹..
這話題在我網頁中有一篇關於音色控制的敘述,也許有人看過,
http://www.dahtai.com.tw/donsiau/write_siauing.htm
其中我有列舉波譜來比較共鳴聲波的特色.但有些簫性能不佳,可能它的波譜頻率單調,無法測出簫聲的多諧波,這樣對於音色的變化是無法執行的.
我認為簫的性能要求除了基本上的音準,吹口靈敏度,音孔合乎人體工學,等等外,
最重要的是它的共鳴性能,在我的選簫經驗中,大慨可以分下列等級.
1.所有音孔都沒有共鳴,八度變化需要俯仰口風才能配合音高,這是兩八度音準有問題.這把簫性能不佳.
2.八度音準沒問題,但共鳴只有筒音或少數幾個音孔可以出現,這簫雖在吹奏上沒問題,但在音色變化上缺乏延伸性.
3.八度音準夠,且每音孔都能共鳴,但不同音孔間需要變化口風角度才能達到共鳴,這把簫已經接近理想共鳴特性.
4.不但八度精準,且每個音孔都具備有雙諧波以上,且第二組諧波均能在統一口風角度下操控其強弱,這是簫的理想共鳴特性.就是每個音孔都可以變化音色.
檢驗一下你的簫,低八度共鳴先檢驗,吹出介於高八度與低八度間的雙重聲音,是低八度音,但第二八度已經出現,重疊在一起,每個音孔都試試,若無法出現可以試著稍微俯吹,口風是比鬆低音口風稍緊一點,氣束略強.介於第二八度出現前,重疊出來.
把玩一下,開拓控制能力,也檢驗一下你的簫,好玩喔!
有的朋友已經很了解,也檢驗一下我有沒說錯,歡迎指教!也許我的理想比較嚴格,其實大部分的簫是沒有達到這水平,
南管界也沒人這麼要求簫,只要求低音要夠濃,也沒人提出過這理想特性,
日本尺八大部分的成品也沒達此水平,我測過我自己的日尺八與朋友的高貴日尺八,也沒有每個音孔同一角度的重疊性能.多數是需要稍微改變一下氣息角度.琴簫也一樣,某幾個音可以就很好了.
我以長笛的共鳴性做標準,也聽到某些吹得精妙的日本本曲出版品,簫聲共鳴特性確實如此,因此追求這理想,也實現了,才提供給大家參考.
從簫藝的開拓到製簫技術的進階這是相輔相成的,我是這樣實踐的.
幾年前我製作完成一把g調八孔簫,音色讓我相當滿意,我當時很驚訝簫音可以如此透明,乃提名"驚波",視為至寶,後來我對這樣的聲波做研究,才開始我追求簫音色性能的旅筒搷睇s簫的領域,也對長笛,尺八等精良樂器做分析與比較,這點點滴歷程,相信有製簫的朋友感受得到.
我也曾經將這些發現分享給台北的簫友,邀集到家中,我搬了公司的儀器回家,讓大家實際了解一下簫音變化的聲波與頻率分布關係,也檢驗自己的簫與吹奏技巧.
在這裡我無法讓大家都親臨現場,相信透過網路也可以交換些心得,給大家參考!
不一定追求簫的十全十美,但吹奏上的開拓是需要的,我不希望大家因此對自己簫不滿意,其實更重要的是享受吹簫的樂趣,東坡不是說過"但是琴中趣,何勞弦上音"?
不被物役才是啊!
理想的簫不管高低音調種類,高低八度都是一致性的口風角度,
而且要能每音孔都能高低八度(甚至五度泛音)都在同一角度下吻合出現,
這樣的簫音色才能變化泛音列的共鳴(掌握出現與否).
吹口大小與音量比較關係,與音高也有關係;與音色關係不大,
形狀(U,V或外切)與音色有關係.
吹口形狀的音色差異屬於高頻諧坡(開闊感或幽暗感)
與泛音列的共鳴音色變化是同的.
氣震音有人問到氣震音的練習,在此也提出給大家參考:
關於氣震音雖然是腹部的控制,但控制點不在腹部,是在口風的氣息強弱變化來波動,腹部隨然是氣息之源,氣息的強弱由腹部細微變化,但若刻意以腹部變化來波動,會很不自然.
若以口風的強弱來變化,會以為是唇部變化,其實是腹部的輕微變化,這樣才能由淺入入深的漸變.若是以胸部呼吸的人會只在胸腔變化.這樣的呼吸是淺呼吸,是不正確的,只要是深呼吸到腹部,氣息強強弱會由連動到腹部.
練習氣震音需要先練習穩定音,持續長音的穩定度樣先掌握好,然後練習氣息的強弱,慢慢的變化簫聲的強弱,一秒一變化的穩定控制能力要先掌握好好,由強漸弱又漸強,一秒或兩秒甚至五秒一週期.當慢速的氣息強弱控制很熟練後,氣震的強弱快慢就輕而易舉了.
最近專攻於唐吹口,從本曲鹿的遠音學習,乃至琴簫曲的細膩情境,最近在幾把新做品的調校上,特別在音色的自如變化下工夫,我把它取個新名詞:"深疊共鳴",共鳴的音色追求,不僅兩個八度重疊,可以包含更多泛音的加入重疊,不僅輕輕重疊,還可以濃濃緊密重疊,這樣的簫聲,可以感受到不僅是簫聲,好像是發自人體的嗓音,我稱之為"肉聲".
我喜歡一致材質的唐簫,吹口不鑲任何裝飾,直線纖維一以貫之,當調整到每個音孔的深疊共鳴後,感受到簫聲的極致,音色與音量的隨意變化,好像嗓音吟唱一般,任意舞動音孔都覺得很美的質感!尤其寧靜處,可以讓簫聲更細膩變化,弱吟到深濃的動態範圍,吹簫真的很享受!
我的心願就是分享這樣的簫質感,希望大家一起走入這樣的簫質感,簫聲真的很美!若用簫抒情,旋律中有心情,旋律中傳達喜怒哀樂.
若用簫放心,放鬆,放下,平靜.簫聲也會讓人鬆弛與平靜.
簫聲感動人,先感動的是自己!無法感動自己很難會感動別人.
若自己的心沒有寧靜,簫聲所傳遞的還是自心的返照,
簫聲怎能讓人平靜,狂心頓歇?
簫聲如何?由心而發,所以我說簫是傳心之器!
梁銘越教授說過"愈想表演好越失去自己";唯有讓表演不是表演,那才能表現真如自在.
我很不喜歡表演,後來可以適應了,關鍵是把表演當作換地方玩,就是四處玩,莫怪我不認真.
只是分享罷了!
從理性來思考,感動不感動是抽象問題,每個人有所不同.
從吹簫的經驗來看,會感動別人,首先是自己有所感動,而自己感動也不一定會感動人.
音樂藝術有一定的美學基礎,是普遍的認知,這樣的基礎是需要先建立起來,有了一定的美學基礎,有利於引起別人的共鳴.在這樣基礎上發揮情境,是我覺得較能吸引多數人的架構.
基礎功夫需要建立起來,直到可以自由隨心所欲的暢所欲訴,那過程,直到自己都會覺得受感動,此時可能也許會感動人.
也有可能自己覺得不佳而別人已覺得很棒;永遠不滿意自己的作品,是藝術家普遍的追求與突破的過程,對自己的要求更高,才有成長空間,但在創作的當下,其心是感動的!
百草筑所言甚有同感!共振共鳴得須有相近的波長,不同的人會欣賞不同的領域,總是會有相近頻率的人引起共鳴!藝術的多元也正如欣賞者的廣泛.
簫與古琴雷同,自我陶醉更甚於表演,有沒有知音並不影響它存在生活中的美,因此我覺得不會有曲高和寡的問題,因為它不是為了取悅誰,也不須考慮市場導向,只要它在我們心靈、生活起了作用就夠了!
簫聲是由內而外的方向,心靈的修涵是提煉簫藝的重點.
有個擊鼓團隊-優人神鼓,所表演的[金剛心],就是從心靈修鍊的藝術,擊鼓的動感,寧靜的心,專注當下的美感,由內而外的感染力,令人震撼與感動!有空可以看看這片DVD,那可以深刻體會由內而外的傳遞.那不僅是藝術,生命力,美感,靈動,禪....
每個人吹簫所呈現出來的感覺會與內心的個性有關係
雖然技巧有深有淺,不過內在的涵養與性情會影響到曲情的節奏與處理的手法.
有的人吹得很舒緩,有的人吹得很活潑,有的人吹得很有力...
都會出現每個人的性情反射,大家以為如何?
樂器、樂曲、人 彼此間都有互動關係吧!
不過我覺得比較關鍵影響還是在性情,同樣的因緣聆聽,會愛上簫聲與簫曲,
動聽之處,動心之處,我想在心中已先具備了那個因子吧!不知在文松先生看来大陆洞箫名家哪一个算是第一高手?
张维良?戴树红?还是别的?
我不是恭维文松先生,我觉得他们两个的箫不如文松先生的箫。他们太热闹了,芜杂,不够沉静悠远。
您提的兩位都是高手,我都很喜歡,戴保留較傳統風味,張融合了現代美感,都各有特色.
我吹簫不為演奏,純是個人從小內心的喜歡,當為抒情與涵養身心的方式,因此常以個人的習慣處理,不須考慮市場需求.也因為以南管為主的舒緩樂章長期薰習,自然會喜沉靜悠遠.
最近又一次日本神崎憲老師來教授尺八本曲,仔細觀察他的口風,也是偏向一邊.
記憶中看過的的外切型口風,每個演奏家都是偏一邊的,只是偏的方向不同而已.
我想這與扁平長型口風,採用嘴唇的最適切位置是很有關係的.
口風的適應性問題,我也發現神崎憲老師也有,例如在琴園的雅集,他吹民謠時的口風就沒有到達他的最佳狀況,但是在本曲吹奏就很快恢復,到後來的春之海片段,又是與民謠一樣.隔天的講座,我坐在最前面,仔細觀察,發現一個很重要原因:本曲吹奏需要用到俯仰的浮沉滑音,口風在滑音的動作上很快會就定位,因為浮沉的線性變化是口風很精密才能完成,無形中本曲的技法會很快讓口風就定位,讓緊張而造成的嘴唇緊張關係快速解除.
吹本曲對外切型口風很有幫助,我發現口風沒有適應很好,本曲根本無法吹奏,也驗證了我聽日本出版的cd作品中,本曲吹奏的音色變化與口風的精密度,比演歌高很多.其原因主要是本曲的浮沉控制是一個口風的嚴謹訓練過程.
哪是不是高音才用偏吹呢?
偏吹在仰吹俯吹中有沒有起了一些特別作用呢?
高低音變化會嘴唇偏得多與少的變化
俯仰的偏移量較少,但也有些微差異,一般都以偏移邊的方向,斜向下變化.
例如偏右邊的嘴唇,以右前傾斜俯仰變化,或有以上把手的左右為變化方向.
偏吹其實在口風的形狀上不是很對稱的扁平形狀,而是橫臥筆尖形
利用偏移變化量可讓筆尖收得很細(偏唇外比近中央更細扁)
我的嘴唇中心點是沒突出,因此口風中央很平,但細微的弱高音,也不自覺得收向左邊,
直接往下是收不細的,我想與唇縫的尖細度有關.因此在uv吹口上,我的習慣是中央,但收細是偏左.
在唐吹口上,為得渾厚的低音強共鳴,除了以中央打開外,也發現以略往右偏更濃,高音雖然在習慣的方向上也收得很細,但我曾經練習過同一方向的偏移變化,對唐吹口的高低音快速變化更有利與順暢.
再談長音處理的種類最近學習日本本曲,發現琴古流本曲的長音有其一致性方式與南管有相反的現象
南管的長音一般處理懸腰細絲形,因為長音通常很長,都以書法線條方式處理,例如:
初如行雲流水,懸腰纖細如絲,收尾響如宏鐘.講究收尾的力道.持續的長音講究筆直穩定,不用氣震音,應該說一個長音數秒,氣震一週期,中音量起音,漸而收細,到琵琶聲捻起又漸強後俐落收尾.經常引上孔做或強或弱的贈音.
琴古流的長音是弱音起,漸強也跟隨漸搖頭幅度,然後漸弱也氣震隨之弱下幅度,然後收細而止.是屬於中央突出形.
北海道民謠的長音處理又與琴古流不同,雖然波動也是由靜止漸起幅度變化到收弱尾音後,最後的尾音增下孔低音收.聽到尾韻是落低音收.
尺八的波動方式有搖頭式輕微俯仰變化音高型,也有氣震型波動.不過都很講究漸層變化功夫.
今天來談一下普遍習慣uv吹口的人吹外切吹口的常見問題
很多習慣一般洞簫的人,學習吹尺八或唐吹口簫,普遍都吹起來音高偏低,音色也比較悶,原因在習慣問題,這習慣關鍵有三:
1.簫與唇的位置關係
一般洞簫室內溝吹口,雙唇中線對準洞簫外緣,吹口缺角外緣接近於洞簫外緣,氣角度是往斜內溝吹.如此習慣一拿到外切吹口,一樣放置位置,吹口會接近下唇,被下唇擋住了一半,不是吹不出聲,就是吹聲小而低,簫放置太低也!外切吹口的吹口線在緣周接近1/3處,因為被切去了接近1/3,若還是放在外緣就是偏低了,因此需要讓雙唇中線對準外切吹口銳利邊線,然後簫放下45度左右,吹口自然出現,直直吹出就會有聲音.
2.入氣角度
延續放置簫與唇的關係正確後,唐吹口簫的入氣角度與uv吹口有很大差異,就是上下唇的互動關係,唐吹口比較屬於平吹出,uv吹口需要稍往內吹,一般習慣uv口風的人,若一樣內吹法吹唐吹口,會讓音色壓扁,悶而帶點雜音,讓開口率降低,音準也會偏低.
3.氣束
唐吹口需要較寬的口風,但一般人一放寬口風就會覺得費氣,那是均勻度的問題,上下唇的開口,理想是扁弧線條開口變化,開口兩邊都是尖細的形狀,透過雙唇的開合,變化出氣厚度來變化高低音,或音量變化.
一般習慣uv吹口的口風比較集中,切吹口沒有充分掌握大弧度吹口,要吹出開闊的唐吹口音色尤其深疊共鳴是不容意掌握,甚至一直吹不出完全音色.這是個回授的調教過程,透過入耳簫聲來變化口風的控制動作,達到所要的音色.
我覺得重點在自己對自己所吹的簫聲,有沒有要求其質感?若有,這有一段路可以走.
有一條值得開拓的大道!我的感覺是很長遠的,從我本自覺不錯到現在,十餘年過來,
點滴在心頭....
那是因為北簫開口較淺,以寬度與深度比例來講,比較接近唐吹口的大弧度。
我的感覺,若v吹口差異又更大,尤其深吹口,就會與唐吹口差異更大。
另外在吹法上,若用內唇口風,在不同吹口適應上比較容易,關鍵主要是內唇吹法,是在下唇略作變化即可變化口風角度,外唇吹法需要變化上唇的收攝位置,適應上變數多一些。
關於唐吹口在音色與音量的展現上有很寬的範圍上回就提過.
今天再續談這銳利吹口奧妙:
一般人以為外切吹口就是把竹子切去一角就是唐吹口,其實這中間有不少奧秘與差異;奏的靈敏度,與操控的創度與吹口的細微有很大關係,這吹口不是僅僅外切除一個角落而產生一個弧形吹口而已,它還牽涉到這弧的深淺,大小,還有與內徑(內弧)的導角關係,縱面深度等等,.
越經過細微變化的考驗,對吹口的講究會越精密,經過實際的操控變化,對於收細的能力與開放的能力這音量的變化的順暢度,還有音色質變的順暢度,吹口都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這裡提供一個參考
1.音量的動態變化,
出音漸收細音,纖細如絲的控制穩定音,然後漸變音量增大,到最大聲持續的大音量.
2.音色質變
出音常音,漸濃共鳴的線性質變,持續最濃重疊多泛音,然後再漸收到純音,這樣漸層質變音色練習.
3音量與音色質變互相配合
小音量的純音與濃共鳴的大音量交替漸變
中音量的純音與小音量的濃共鳴交替漸變
交替變化的操控能力與順暢度練習.